字典帮 >古诗 >深山逢老僧二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9-03

深山逢老僧二首

唐代  贯休  

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山童貌顽名乞乞,放火烧畬采崖蜜。
担头何物带山香,一箩白蕈一箩栗。

深山逢老僧二首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深山逢老僧二首翻译及注释

深山逢老僧二首

衲衣线粗心似月,
自把短锄锄榾柮。
青石溪边踏叶行,
数片云随两眉雪。

山童貌顽名乞乞,
放火烧畬采崖蜜。
担头何物带山香,
一箩白蕈一箩栗。

译文:
在深山里遇到了一位老僧的两首诗

衲衣线线粗,心情宛如明亮的月亮,
自己手握短锄,挖起土来满是苦劳。
在青石溪边,踏着落叶往前行,
几片云伴着他两眉上的雪花。

山童天真烂漫,乞食一片片乞求,
放火烧畬地,采摘山崖的蜂蜜。
背负担子有何物品携带着山野芬芳,
一箩子的白蘑菇,一箩子的栗子。

诗意与赏析:
这两首诗写山间遇到的一位老僧和山童的情景。诗人贯休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山中纯朴自然的生活场景。诗中使用了许多具体的描写,如衲衣线粗、自把短锄、青石溪边踏叶行等,给人一种朴素、淳朴的感觉。

首先,诗中的老僧,暗示出静心修行、超然物外的境界。他衲衣线粗心似月,暗示他与天地间的凝视如月亮一样清澈,衣线粗粗的也展示了他朴素的生活;他自把短锄,锄榾柮,表现了他在深山中的操劳和务实,没有物质的束缚,身心相统一。

其次,诗中的山童,展现了深山中孩童天真烂漫的一面。他的貌顽名乞乞,乞食的样子意味着他放下了附加的欲望,活在当下的快乐中;放火烧畬采崖蜜,展示了他与山野间的亲近关系,对自然的敬畏和利用。

综合起来看,贯休通过描绘深山的一幕幕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性的赞美。他通过简洁而具体的语言,描绘出深山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赞美了淳朴纯真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切和敬畏之情。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取得了情境和情感的统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深山逢老僧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hēn shān féng lǎo sēng èr shǒu
深山逢老僧二首

nà yī xiàn cū xīn shì yuè, zì bǎ duǎn chú chú gǔ duò.
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qīng shí xī biān tà yè xíng, shù piàn yún suí liǎng méi xuě.
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shān tóng mào wán míng qǐ qǐ, fàng huǒ shāo shē cǎi yá mì.
山童貌顽名乞乞,放火烧畬采崖蜜。
dān tóu hé wù dài shān xiāng, yī luó bái xùn yī luó lì.
担头何物带山香,一箩白蕈一箩栗。


相关内容11:

题甘露寺

游仙二十四首

读李贺歌集

读孝经

赠怤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八分羊
    党家风味足肥羊,绮阁留人漫较量。万羊亦是男儿事,莫学狂夫取次尝。...
  • 中秋夜泊武昌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无奈柔肠断,关山总......
  • 野鸭
    野鸭殊家鸭,离群忽远飞。长生缘甚瘦,近死为伤肥。江海游空阔,池塘啄细微。红兰白蘋渚,春暖刷......
  • 赠曹先生
    鹤不西飞龙不行,露干云破洞箫清。少年仙子说闲事,遥隔彩云闻笑声。...
  • 伤死奴
    丹籍生涯浅,黄泉归路深。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
  • 上宋使君
    折桂文如锦,分忧力若春。位高空倚命,诗妙古无人。有感禾争熟,无私吏尽贫。野人如有幸,应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