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多景楼故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9-10

多景楼故址

宋代  林景熙  

灰飞百尺景愁人,断础残芜但鹿群。
对峙金焦两拳石,平分淮浙半江云。
乾坤几沸萧公镬,风浪空藏郭氏坟。
野衲不知兴废事,梵宫金碧自纷纷。

多景楼故址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多景楼故址翻译及注释

《多景楼故址》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灰飞百尺景愁人,
断础残芜但鹿群。
对峙金焦两拳石,
平分淮浙半江云。
乾坤几沸萧公镬,
风浪空藏郭氏坟。
野衲不知兴废事,
梵宫金碧自纷纷。

诗意和赏析:
《多景楼故址》描绘了一座曾经辉煌而今已荒凉的楼阁遗址,表达了对兴衰更迭的感慨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的开篇写道:“灰飞百尺景愁人”,景熙通过描绘灰烬飞扬的景象,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忧伤之情。这里的“百尺景”可以理解为曾经壮丽辉煌的楼阁,而“灰飞”则意味着它已经毁坏殆尽。这种景象使人感受到作者对过去兴盛时期的怀念和悲痛。

接下来的两句“断础残芜但鹿群”,形象地描绘了楼阁的断垣残壁和周围的野生鹿群。这里的“断础残芜”传递出一种废墟的景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鹿群的自由奔放,凸显了兴衰、盛衰之间的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对峙金焦两拳石,平分淮浙半江云”,描述了金焦两山对峙的景象。这里的“金焦”指的是两座山峰,而“两拳石”则是形容山势峻峭如两只拳头。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大自然壮丽的景观,同时也抒发了对山峰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乾坤几沸萧公镬,风浪空藏郭氏坟”,以景熙所居的地方命名,表达了他对乾坤变幻和人事不长久的感慨。这里的“萧公镬”是指江西南昌的著名景点萧公祠,而“郭氏坟”则指的是浙江绍兴的郭氏墓地。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时光的思考,以及对人类存在的无常和虚无的思索。

最后两句“野衲不知兴废事,梵宫金碧自纷纷”,表达了诗人自身超越尘世的心态。这里的“野衲”指的是出家人,而“梵宫”则是佛教寺庙的代称。诗人通过这样的写法,暗示了人世间的兴衰荣辱对于修行者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超越尘世的心境和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林景熙的《多景楼故址》通过描绘一座荒凉的楼阁遗址和自然山水的对比,表达了对兴衰更迭的感慨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景象,同时融入了对历史、时光和人类存在的思索。最后,诗人以修行者的心态,表达了对尘世兴废的超越和内心的宁静追求。整首诗凝练而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多景楼故址拼音读音参考

duō jǐng lóu gù zhǐ
多景楼故址

huī fēi bǎi chǐ jǐng chóu rén, duàn chǔ cán wú dàn lù qún.
灰飞百尺景愁人,断础残芜但鹿群。
duì zhì jīn jiāo liǎng quán shí, píng fēn huái zhè bàn jiāng yún.
对峙金焦两拳石,平分淮浙半江云。
qián kūn jǐ fèi xiāo gōng huò, fēng làng kōng cáng guō shì fén.
乾坤几沸萧公镬,风浪空藏郭氏坟。
yě nà bù zhī xīng fèi shì, fàn gōng jīn bì zì fēn fēn.
野衲不知兴废事,梵宫金碧自纷纷。


相关内容11:

赠墨士程云翁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石船

题德新堂

暑夕三首

水阁纳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张平湖山远
    殷勤来访别,去作子长游。雪霁月清甚,天寒雁过不。沙堤今相府,花苑古苏州。归路梅花好,还来问......
  • 杨妃菊
    昭阳旧恨逐风飘,岁晚山中霜露饶。彭泽归来空自老,中原舞破为谁娇。返魂碧海熏初炷,宿酒沈香晕......
  • 荷珠
    霞衣葱佩来珊珊,水晶之宫绿玉盘。谁与冯夷作戏剧,贝阙驱入神瓢翻。又疑罢织蛟人泣,碧漥融作水......
  • 西湖
    南北高峰叫杜鹃,斜阳浮翠断桥边。画船归处江湖梦,一半楼台杨柳烟。...
  • 春游
    薄暖轻寒未肯分,游衫换作粉红新。绿香酒影摇宫扇,红皱裙文上舞裀。杨柳锦鞍春富贵,海棠银烛夜......
  • 送碧梧入府
    人劝公入相,我劝公早归。今以副枢入,好以元枢回。易为六经宗,学易贵知时。时止则时行,时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