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光化踏青有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司空图
2025-09-05

光化踏青有感

唐代  司空图  

引得车回莫认恩,却成寂寞与谁论。
到头不是君王意,羞插垂杨更傍门。

光化踏青有感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光化踏青有感翻译及注释

《光化踏青有感》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寂寥之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引得马车返回却不能认出我的恩情,却成了寂寞,又能与谁寻求慰藉。
最终的结果并非是君王的本意,我羞于在垂柳前插上花朵。

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寂寥的感受。诗中的“引得车回莫认恩”意味着诗人所受到的赏识和青睐,但却由于一些原因而被他人忽视了。这让诗人感到寂寞和失落,又无处寻求安慰。诗人提到“到头不是君王意”说明他的遭遇并非是君王的本意,可能是受到了讹言或他人的陷害。最后一句“羞插垂杨更傍门”则表达了他的自卑和羞耻,不愿意继续享受君王的青眼。

这首诗词从诗人的角度出发,描述了自己深深的无奈和寂寥之感。诗中的景象和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幸遭遇和尴尬境地的反思和忧虑。通过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诗词揭示了一个有思想的文人在宦海中的无奈和自怜。同时,诗中的意境也以春天的景象为本,结合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使诗词更加具有艺术美感。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意境,展示了唐代文人对自己命运的理解和思考。虽然整体上表达了诗人的苦闷和无奈之情,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宦海中的尔虞我诈。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感受,以一种微妙而苦涩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在宦海中的心情,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光化踏青有感拼音读音参考

guāng huà tà qīng yǒu gǎn
光化踏青有感

yǐn de chē huí mò rèn ēn, què chéng jì mò yǔ shuí lùn.
引得车回莫认恩,却成寂寞与谁论。
dào tóu bú shì jūn wáng yì, xiū chā chuí yáng gèng bàng mén.
到头不是君王意,羞插垂杨更傍门。


相关内容11:

题灵山寺

方干隐居

登楼值雨二首

送沈先辈尉昭应

荆楚道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入蕃使
    猎猎旗幡过大荒,敕书犹带御烟香。滹沱河冻军回探,逻逤孤城雁著行。远寨风狂移帐幕,平沙日晚卧......
  • 题终南山白鹤观
    上彻炼丹峰,求玄意未穷。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人间足烦暑,欲去恋......
  • 早秋山中作
    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千峰有嘉景,拄杖独......
  • 谒翰林刘学士不遇
    梦绕清华宴地深,洞宫横锁晓沈沈。鹏飞碧海终难见,鹤入青霄岂易寻。六尺羁魂迷定止,两行愁血谢......
  • 贺邢州卢员外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北省谏书藏旧草,南宫郎署握新兰。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
  • 菊
    篱下霜前偶得存,忍教迟晚避兰荪。也销造化无多力,未受阳和一点恩。栽处不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