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鹰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徐夤
2025-07-23

唐代  徐夤  

害物伤生性岂驯,且宜笼罩待知人。
惟擒燕雀啖腥血,却笑鸾皇啄翠筠。
狡兔穴多非尔识,鸣鸠脰短罚君身。
豪门不读诗书者,走马平原放玩频。

鹰作者简介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鹰翻译及注释

《鹰》,徐夤 (唐代)
害物伤生性岂驯,
且宜笼罩待知人。
惟擒燕雀啖腥血,
却笑鸾皇啄翠筠。
狡兔穴多非尔识,
鸣鸠脰短罚君身。
豪门不读诗书者,
走马平原放玩频。

中文译文:
凶猛的鹰,它的动物本性怎么可能被驯服呢,
最好将它关在笼子里,等待明理之人来了解它。
只有捕获燕雀才能满足它渴望鲜血的本性,
然而却会嘲笑鸾皇啄食青筠片。
狡猾的兔子藏身多处,你并不了解,
对于发出悲鸣的鸽子,割断它的脖子会给你带来不幸。
那些豪门之人不去读诗书,
他们只是骑马在平原上放荡很多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一种关于世故和人性的思考。诗中的鹰象征着有野心和残酷本性的人,他们与一般人不同,不受拘束。作者暗示说,这种人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他们需要被监控和控制,否则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同样的,那些富有的人如果没有接受教育和文化熏陶,他们的行为也会很放纵,对社会造成危害。诗中的燕雀和鸾皇象征着平凡人和有权势的人。燕雀被鹰捕获和啖食,鸾皇却仰仗着自己的权势来攫取树上的青筠。这个比喻表达了社会上一些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权势来压迫弱者的行为。

此外,诗中提到的兔子和鸽子也有寓意。兔子善于躲藏,但是如果懂得用智慧化解危险,却能活下来。而鸽子因为声音高亢犯了规矩,被处罚割断了腰。这暗示人类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如果不守规矩,就有可能遭受惩罚。

整首诗以鹰为主题,通过对鹰的描写和比喻,反映了社会和人性的一些问题。作者试图告诫人们要了解人性的弱点,并提出一些对待权势和自由的态度和警示。这首诗歌通过动物的遭遇展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侧面,同时也呈现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思索。

鹰拼音读音参考

yīng

hài wù shāng shēng xìng qǐ xún, qiě yí lǒng zhào dài zhī rén.
害物伤生性岂驯,且宜笼罩待知人。
wéi qín yàn què dàn xīng xuè,
惟擒燕雀啖腥血,
què xiào luán huáng zhuó cuì yún.
却笑鸾皇啄翠筠。
jiǎo tù xué duō fēi ěr shí, míng jiū dòu duǎn fá jūn shēn.
狡兔穴多非尔识,鸣鸠脰短罚君身。
háo mén bù dú shī shū zhě, zǒu mǎ píng yuán fàng wán pín.
豪门不读诗书者,走马平原放玩频。


相关内容11:

纸帐

钓丝竹

郊村独游

边将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寓题
    吴中烟水越中山,莫把渔樵谩自宽。归泛扁舟可容易,五湖高士是抛官。...
  • 次韵九华杜先辈重阳寄投宛陵丞相
    日下飞声彻不毛,酒醒时得广离骚。先生鬓为吟诗白,上相心因治国劳。千乘信回鱼榼重,九华秋迥凤......
  • 寓题
    纷纷墨敕除官日,处处红旗打贼时。竿底得璜犹未用,梦中吞鸟拟何为。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
  • 题耿处士林亭
    身向闲中老,生涯本豁然。草堂山水下,渔艇鸟花边。窥井猿兼鹿,啼林鸟杂蝉。何时人事了,依此亦......
  • 醉题邑宰南塘屋壁
    万古清淮照远天,黄河浊浪不相关。县留东道三千客,宅锁南塘一片山。草色净经秋雨绿,烧痕寒入晓......
  • 送陈明府归衡阳
    雏鹤兼留下,单车出柳烟。三年两殊考,一日数离筵。久别湖波绿,相思岳月圆。翠萝曾隐处,定恐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