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益
2025-07-19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唐代  李益  

山阴寻道士,映竹羽衣新。
侍坐双童子,陪游五老人。
水花松下静,坛草雪中春。
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翻译及注释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山阴寻道士,
映竹羽衣新。
侍坐双童子,
陪游五老人。
水花松下静,
坛草雪中春。
见说桃源洞,
如今犹避秦。

中文译文:

在山阴寻找道士,
皎洁的竹影映着他新锦绣的羽衣。
他坐在一旁,身边有两个侍立的童子,
还有五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陪伴他闲游。
水波在松树下柔和地流动,
庭院里的花卉在雪中依旧绽放如春。
听说有一个桃源洞,
它至今仍然躲避着烽火和动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益在山阴寻找纪道士(纪道士是指修道成仙的人)的过程。纪道士是一个神秘的人物,穿着华丽的羽衣,他的身边有侍立的童子和陪伴的五位老人。在寒冷的冬天,水波柔和地流动,在松树下静谧地绽放。诗人听说了桃源洞的传说,这个地方在古代被认为是一个安宁、祥和的地方,它逃避了战乱和混乱。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展示了作者对桃源洞这种理想境地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纪道士和五位老人可能象征着道教的修仙者,他们代表着追求永恒、超越尘世的道路。作者通过寻找纪道士来表达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像桃源洞一样远离世俗的纷扰和战乱。

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幽静的感觉,既有对纪道士这种神秘人物的向往,又有对理想境地桃源洞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遥远、神秘的色彩,带给读者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愿景。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拼音读音参考

xún jì dào shì ǒu huì zhū sǒu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shān yīn xún dào shì, yìng zhú yǔ yī xīn.
山阴寻道士,映竹羽衣新。
shì zuò shuāng tóng zǐ, péi yóu wǔ lǎo rén.
侍坐双童子,陪游五老人。
shuǐ huā sōng xià jìng, tán cǎo xuě zhōng chūn.
水花松下静,坛草雪中春。
jiàn shuō táo yuán dòng, rú jīn yóu bì qín.
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


相关内容11:

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

送朝邑张明府(此公善琴)

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

宿兴善寺后堂池

寄赠畅当山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北忆崔汶
    夜问江西客,还知在楚乡。全身出部伍,尽室逐渔商。晴日游瓜步,新年对汉阳。月昏惊浪白,瘴起觉......
  •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
    生涯何事多羁束,赖此登临畅心目。郭南郭北无数山,万井逶迤流水间。弹琴对酒不知暮,岸帻题诗身......
  •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建礼含香处,重城待漏辰。徐声传凤阙,晓唱辨鸡人。银箭听将尽,铜壶滴更新。催筹当五夜,移刻及......
  •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
    弭盖出故关,穷秋首边路。问我此何为,平生重一顾。风吹山下草,系马河边树。奉役良有期,回瞻终......
  • 题慈恩寺塔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
  • 送友人还洛
    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何当嵩岳下,相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