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友人还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7-19

送友人还洛

唐代  李端  

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
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
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
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

送友人还洛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送友人还洛翻译及注释

《送友人还洛》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去国渡关河,
蝉鸣古树多。
平原正超忽,
行子复蹉跎。

去事不可想,
旧游难再过。
何当嵩岳下,
相见在烟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离开洛阳返回故乡的情景。诗人透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自己的思绪,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曾经的友谊和过往的回忆的思考。

赏析:
诗词开篇写道"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描绘了友人离开洛阳,渡过山川关河的情景,同时通过蝉鸣的声音凸显了离别时的寂寥感。接着,诗人用"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飘忽不定。

下面两句"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惜,意味着已经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再回到从前,友谊的美好时光也难以重现。最后两句"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来能够再次与友人相聚的心愿,嵩岳下的烟萝象征着友人的归来和友情的再续。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同时又透露出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盼。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将个人的离愁别绪与人生的无常变化相结合,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送友人还洛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ǒu rén hái luò
送友人还洛

qù guó dù guān hé, chán míng gǔ shù duō.
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
píng yuán zhèng chāo hū, háng zǐ fù cuō tuó.
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
qù shì bù kě xiǎng, jiù yóu nán zài guò.
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
hé dāng sōng yuè xià, xiāng jiàn zài yān luó.
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


相关内容11:

宿兴善寺后堂池

寄赠畅当山居

王敬伯歌

与苗员外山行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慈恩寺塔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
  •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
    弭盖出故关,穷秋首边路。问我此何为,平生重一顾。风吹山下草,系马河边树。奉役良有期,回瞻终......
  •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山阴寻道士,映竹羽衣新。侍坐双童子,陪游五老人。水花松下静,坛草雪中春。见说桃源洞,如今犹......
  • 客舍苦雨即事寄钱起郎士元二员外
    积雨暮凄凄,羁人状鸟栖。响空宫树接,覆水野云低。穴蚁多随草,巢蜂半坠泥。绕池墙藓合,拥溜瓦......
  • 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外
    唱高人不和,此去泪难收。上国经年住,长江满目流。弈棋知胜偶,射策请焚舟。应是田□□,玄成许......
  • 送暕上人游春
    独将支遁去,欲往戴颙家。晴野人临水,春山树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