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崔湜
2025-09-11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唐代  崔湜  

竹径桃源本出尘,松轩茅栋别惊新。
御跸何须林下驻,山公不是俗中人。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作者简介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竹径桃源本出尘,
松轩茅栋别惊新。
御跸何须林下驻,
山公不是俗中人。

诗意:

这首诗是崔湜所作,是为了应韦嗣立的山庄而写的。诗中描绘了一个幽静祥和的桃源场景。竹林小径和松木轩廊显然脱离了尘俗,让人感到安静和宜人。而皇帝的行宫不需要停留在林户之下,因为山中的居士,山公,不会涉足尘世的烦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桃源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宁静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竹径、松轩和茅栋给人传递出一种深山幽静、远离尘嚣的感觉。诗的结尾,作者用“山公不是俗中人”这句话来凸显山中的天人之境,似乎在暗示诗中的景物并非现实中可以轻易触及的。整首诗意境优美,言简意赅,给人一种清静的感觉,使人产生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xìng wéi sì lì shān zhuāng yìng zhì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zhú jìng táo yuán běn chū chén, sōng xuān máo dòng bié jīng xīn.
竹径桃源本出尘,松轩茅栋别惊新。
yù bì hé xū lín xià zhù, shān gōng bú shì sú zhōng rén.
御跸何须林下驻,山公不是俗中人。


相关内容11: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

送友人尉蜀中

早春边城怀归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登总持寺阁
    宿雨清龙界,晨晖满凤城。升攀重阁迥,凭览四郊明。井邑周秦地,山河今古情。纡馀一水合,寥落五......
  • 珠
    灿烂金舆侧,玲珑玉殿隈。昆池明月满,合浦夜光回。彩逐灵蛇转,形随舞凤来。甘泉宫起罢,花媚望......
  • 晦日宴高氏林亭
    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半晴馀细雨,全晚澹残霞。尊开疏竹叶,管应落梅花。兴阑相顾起,流水送......
  • 晚留凤州
    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
  • 奉和圣制龙池篇
    恭闻帝里生灵沼,应报明君鼎业新。既协翠泉光宝命,还符白水出真人。此时舜海潜龙跃,此地尧河带......
  • 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司马…途中言志
    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群籍备所见,孤贞每自饬。徇禄期代耕,受任亦量力。幸逢休明时,朝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