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琴调相思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彦端
2025-09-05

琴调相思引

宋代  赵彦端  

琴调  

曾蹑姑苏城上台。
好山知有好人来。
几回徙倚,月里暮云开。
闲倚和风千步柳,倦临残雪一枝梅。
暖香高烛,翻动道人灰。

琴调相思引作者简介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琴调相思引翻译及注释

《琴调相思引》是宋代赵彦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登上姑苏城的台阶,
好山知道好人会来。
几次往来,月亮从暮云中出现。
闲靠和风下的千步柳树,
疲倦地望着残雪上的一枝梅。
温暖的香气在高烛中飘动,
掀起了道士的灰尘。

诗意:
《琴调相思引》描绘了作者在姑苏城的一次游历中的心情。诗人曾经登上姑苏城的台阶,感叹这座城市有着美丽的山水和杰出的人才。在多次往来中,月亮从暮云中升起,给人一种宁静和安慰的感觉。在和风下,诗人闲靠在千步柳树旁,凝视着残雪上的一枝梅花,表达了对寒冷冬日中的孤寂之感。最后,诗人描述了一种温暖的香气在高烛中弥漫,这使得道士的灰尘被翻动起来。

赏析:
《琴调相思引》通过描绘姑苏城的景物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景和人情的感慨。诗人以姑苏城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和自然景物,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间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的姑苏城被描绘为一个有着优美山水和杰出人才的地方,诗人通过登上城台,感叹这座城市的美丽和人文气息。月亮从暮云中升起,给人一种宁静和安慰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动。

诗人通过描绘柳树、残雪和梅花等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倾慕和对孤寂的思考。千步柳树和残雪上的一枝梅花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诗人倦倚在柳树下,望着孤寂的梅花,表达了对冬日孤寂的感受。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感慨,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的最后几句描述了一种温暖的香气在高烛中飘动,掀起了道士的灰尘。这里通过烛光和香气的描写,给人一种温暖和安慰的感觉,也表达了对道士和修行者的敬意。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琴调相思引拼音读音参考

qín diào xiāng sī yǐn
琴调相思引

céng niè gū sū chéng shàng tái.
曾蹑姑苏城上台。
hǎo shān zhī yǒu hǎo rén lái.
好山知有好人来。
jǐ huí xǐ yǐ, yuè lǐ mù yún kāi.
几回徙倚,月里暮云开。
xián yǐ hé fēng qiān bù liǔ, juàn lín cán xuě yī zhī méi.
闲倚和风千步柳,倦临残雪一枝梅。
nuǎn xiāng gāo zhú, fān dòng dào rén huī.
暖香高烛,翻动道人灰。


相关内容11:

减字木兰花(代人戏赠)

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

点绛唇

桃源忆故人(和翁士秀)

蝶恋花(神仙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点绛唇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梅梢看。寿阳妆面。漏泄春何限。冷蕊疏枝,似恨春犹浅。收羌管。莫惊香散。留......
  • 浣溪沙
    庭下丛萱翠欲流。梁间双燕语相酬。日长帘底篆烟留。金勒去遥芳草歇,玉箫吹罢紫兰秋。一年春事只......
  • 临江仙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黄花无语笑东篱。龙山真鼠辈,巴岭漫_栖。醉后风流情更好,笑谭......
  • 卜算子(前题)
    生别有相逢,死别无消息。说著从前总是愁,只是不相忆。月堕半窗寒,梦里分明识。却似嗔人不忆他......
  • 蓦山溪(鉴湖)
    鉴湖千顷,四序风光好。拨棹皱涟漪,极目处、青山缭绕。微茫烟霭,鸥鹭点菰蒲,云帆过,钓舟横,......
  • 念奴娇(九日作)
    山城秋好,正西风淅淅,登高时候。杖倚徘徊凝望处,翠叠万山如绣。云绕禾场,烽沈戎马,田野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