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菩萨蛮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程垓
2025-07-20

菩萨蛮

宋代  程垓  

菩萨蛮  

客窗曾剪灯花弄。
谁教来去如春梦。
冷落旧梅台。
小桃相次开。
人间春易老。
只有山中好。
闲却槿花篱。
莫教溪外知。

菩萨蛮作者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菩萨蛮翻译及注释

《菩萨蛮》是宋代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窗曾剪灯花弄。
谁教来去如春梦。
冷落旧梅台。
小桃相次开。
人间春易老。
只有山中好。
闲却槿花篱。
莫教溪外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客人在窗前剪下的灯花,表达了岁月易逝、花开花谢的主题。诗人通过对客窗灯花、春梦、旧梅台、小桃花、山中景物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世间的无常。诗人以山中景物的恒久不变来对比人间的变幻,表达了对山中宁静永恒的向往,以及对人世间繁华喧嚣的冷漠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展现了程垓独特的感慨和思考。诗的开头描述了客人在窗前剪下的灯花,突出了岁月易逝的主题。接着诗人以问句的方式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触,强调了世事无常的真实性。在描绘冷落的旧梅台和相继开放的小桃花时,诗人通过对比凋零和绽放的景物,进一步突出了人世间的无常和变化。接下来,诗人以人间春易老、只有山中好的句子,表达了对山中宁静恒久的向往和对人世间繁华喧嚣的冷漠。最后两句“闲却槿花篱,莫教溪外知”,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山中宁静的心境,不要让外界的喧嚣打扰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人世间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山中宁静恒久的向往。它以淡泊超脱的态度对待人世间的繁华喧嚣,寄托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永恒的追求。

菩萨蛮拼音读音参考

pú sà mán
菩萨蛮

kè chuāng céng jiǎn dēng huā nòng.
客窗曾剪灯花弄。
shuí jiào lái qù rú chūn mèng.
谁教来去如春梦。
lěng luò jiù méi tái.
冷落旧梅台。
xiǎo táo xiāng cì kāi.
小桃相次开。
rén jiān chūn yì lǎo.
人间春易老。
zhǐ yǒu shān zhōng hǎo.
只有山中好。
xián què jǐn huā lí.
闲却槿花篱。
mò jiào xī wài zhī.
莫教溪外知。


相关内容11:

卜算子(孟抚干岁寒三友屏风)

燕归梁

桃源忆故人

踏莎行

清平乐(酬王静父红木犀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清平乐(阳春亭)
    一宵风雨。春与人俱去。春解再来花作主。只有行人无据。殷勤满酌离觞。阳关唱起愁肠。苦恨无情杜......
  • 如梦令
    折寄陇头春信。香浅绿柔红嫩。插向鬓云边,添得几多风韵。但问。但问。管与玉容相称。...
  • 更漏子
    亸吟鞭,_醉帽。行尽关山古道。霜满地,水平田。雁儿声在天。北沙门,南浦岸。望得眼穿肠断。桐......
  • 愁倚阑(又名春光好)
    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须......
  • 祝英台近(六月十一日送叶正则如江陵)
    驾扁舟,冲剧暑。千里江上去。夜宿晨兴,一一旧时路。百年忘了旬头,被人馋破,故纸里、是争雄处......
  • 凤栖梧
    门外飞花风约住。消息江南,已酿黄梅雨。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忧国丹心曾独许。纵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