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清平乐(酬王静父红木犀词)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程垓
2025-09-07

清平乐(酬王静父红木犀词)

宋代  程垓  

清平乐  

秋香谁买。
散入琉璃界。
点缀小红全不碍。
还却铅华余债。
夜来月底相期。
一枝未觉香迟。
恰似青绫帐底,绛罗初试裙儿。

清平乐(酬王静父红木犀词)作者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清平乐(酬王静父红木犀词)翻译及注释

《清平乐(酬王静父红木犀词)》是宋代程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香谁买,散入琉璃界。
点缀小红全不碍,还却铅华余债。
夜来月底相期,一枝未觉香迟。
恰似青绫帐底,绛罗初试裙儿。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秋香花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秋香花的赞美和思念之情。秋香花散落在琉璃界中,点缀着它们小小的红色花瓣,但这丝毫不妨碍它们的美丽。作者还提到了铅华和余债,这可能是指过往的烦恼和债务,但在秋香花的美丽面前,这些烦恼都变得微不足道。夜晚来临,月亮和秋香花相约在月底相会,一枝秋香花未曾感觉到时间的延迟,仍然散发着芬芳。最后两句描述了秋香花的美妙,宛如青绫帐幔下,初次试穿鲜红的裙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香花为主题,通过对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秋香花象征着美丽和纯洁,作者以此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纯真的向往。诗中的琉璃界、小红、青绫帐底、绛罗等词语,都给人以华丽、婉约的感觉,与秋香花的美丽相得益彰。作者通过对花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整首诗词充满了浪漫和诗意。

在赏析这首诗词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纯真、清雅的向往。诗中使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整首诗词通过对秋香花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纯洁美丽的追求,给人以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

清平乐(酬王静父红木犀词)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píng lè chóu wáng jìng fù hóng mù xī cí
清平乐(酬王静父红木犀词)

qiū xiāng shuí mǎi.
秋香谁买。
sàn rù liú lí jiè.
散入琉璃界。
diǎn zhuì xiǎo hóng quán bù ài.
点缀小红全不碍。
hái què qiān huá yú zhài.
还却铅华余债。
yè lái yuè dǐ xiāng qī.
夜来月底相期。
yī zhī wèi jué xiāng chí.
一枝未觉香迟。
qià sì qīng líng zhàng dǐ, jiàng luó chū shì qún ér.
恰似青绫帐底,绛罗初试裙儿。


相关内容11:

满江红

夜行船

东坡引(别周诚可)

更漏子

东坡引(龙江赵去非席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踏莎行
    白雪开残,红云吹尽。园林新绿迷芳径。榆钱不解买青春,随风乱点苍苔晕。紫燕飞忙,黄鹂声嫩。日......
  • 桃源忆故人
    粉霜拂拂凝香砌。酝酿梅花天气。月上小窗如水。冷浸人无寐。平生可惯闲憔悴。担负新愁不起。消遗......
  • 燕归梁
    楼外春风桃李阴。记一笑千金。翠眉山敛眼波侵。情滴滴、怨深深。当初见了,而今别后,算此恨难禁......
  • 点绛唇
    烟雨楼台,晓来独上无滋味。落花流水。掩映渔樵市。酒圣诗狂,只遣愁无计。频凝睇。问人天际。曾......
  • 醉桃源(桐江舟中)
    微云扫尽碧虚宽。月华光影寒。山河表里鉴中看。沈沈清夜阑。风细细,露__。神游八极间。九霄回......
  • 谒金门(送徐子宜如新安)
    新雨足。洗尽山城袢褥。见说好峰三十六。峰峰如立玉。四海英游追逐。事业相时伸缩。入境德星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