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迈
2025-07-26

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

宋代  王迈  

人在尘中醉玉蒲,师於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森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翻译及注释

《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是宋代王迈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人在尘中醉玉蒲,
师於瓶里泻醍醐。
传来双径清香远,
唤起丛森病骨苏。
炳炳毫光争日月,
琅琅舌本有江湖。
他年泉下相逢处,
解得龙山旧事无。

译文:
人在尘中陶醉于玉蒲,
禅师却在瓶中倾倒着甘露。
传来清香的佛法声音远远传来,
唤醒了茂密林中的病骨苏醒。
明亮的毫光辉映日月,
嘹亮的佛舌本有广阔江湖。
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当我们在墓下相遇,
终能解开龙山庙中的往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禅师讲法的场景,以及它带给听众的启示和感悟。

首先,诗中的"人在尘中醉玉蒲"表达了人们在世俗纷扰中沉溺于欲望、贪婪和浮华的状态。"师於瓶里泻醍醐"揭示了禅师作为启迪者,在有限的容器中传授着无穷的智慧和真理,犹如倾倒甘露一般。

接着,"传来双径清香远"表明佛法的声音能够超越时空和距离,传播到远方。"唤起丛森病骨苏"则暗示着佛法的启示能够唤醒那些在痛苦中迷失的人们,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重新获得生命的希望和力量。

诗词的下半部分描述了禅师的智慧和魅力。"炳炳毫光争日月"表明禅师的智慧和光芒照耀着世间,与太阳和月亮争辉。"琅琅舌本有江湖"则表达了禅师口才之强,能够广阔地传播佛法,触及众生的心灵。

最后两句"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带有一丝禅意和超越生死的思考。诗人王迈期待在来世与禅师相遇,一同探讨佛法的奥义,以解开龙山庙中的古老故事,也可理解为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禅师讲法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佛法的智慧和启示能够拯救人们于尘世之中,引领他们走向解脱和超越的境界。它融合了禅宗的哲理,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拼音读音参考

tīng jiǔ zuò dùn ān chán shī duān wǔ rì wài táng shuō fǎ shī
听九座钝庵禅师端午日外堂说法诗

rén zài chén zhōng zuì yù pú, shī yú píng lǐ xiè tí hú.
人在尘中醉玉蒲,师於瓶里泻醍醐。
chuán lái shuāng jìng qīng xiāng yuǎn, huàn qǐ cóng sēn bìng gǔ sū.
传来双径清香远,唤起丛森病骨苏。
bǐng bǐng háo guāng zhēng rì yuè, láng láng shé běn yǒu jiāng hú.
炳炳毫光争日月,琅琅舌本有江湖。
tā nián quán xià xiāng féng chù, jiě dé lóng shān jiù shì wú.
他年泉下相逢处,解得龙山旧事无。


相关内容11:

寄白石姜尧章

简赵紫芝

子大送桂花答之

咏月

呈许从道省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南塔诗
    松树何知过百年,树根流水亦清涟。莫嫌寂寞无人到,多有人来正不然。...
  • 监试卫通判送桂花一枝得四绝句以谢
    风月堂中倾国姝,别来风骨清臞。良宵梦里殷勤说,玉兔还能捣药无。...
  • 偶书警俗
    大雅吾无望古人,有常犹愈翟公门。贪荣但可骄妻妾,死义方堪托子孙。董生鸡哺宁求报,元了雉媒莫......
  • 郊行吊古呈友人
    荒斋读书罢,出门步青春。春风扇微和,冠者五六人。登高恣游目,行迈靡其因。平湖半疆畎,王谢亦......
  • 闻倪正甫尚书台评
    人从捷径博公侯,一老堂堂去不留。谁向帝前谗陆贽,不令王所着居州。修名已立公何欠,直道难行国......
  • 夜二首
    明月耿清夜,乱蛩啼草根。幽人浑未寝,独自倚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