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东斋杂咏{皂荚}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07-16

东斋杂咏{皂荚}

宋代  张耒  

畿县尘埃不可论,故山乔木尚能存。
不绿去垢须青荚,自爱苍鳞百岁根。

东斋杂咏{皂荚}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东斋杂咏{皂荚}翻译及注释

《东斋杂咏(皂荚)》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东斋杂咏(皂荚)》

畿县尘埃不可论,
故山乔木尚能存。
不绿去垢须青荚,
自爱苍鳞百岁根。

译文:

畿县的尘埃无法言说,
故乡的高山仍然屹立。
不用变绿去除尘垢,只需青皂荚,
因为它自有百年的坚强根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皂荚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皂荚的赞美和思考。皂荚是一种树果,外皮厚实,内含有珍贵的豆类,可以用来制造香皂。诗中的畿县和故山指的是作者的家乡。

首两句“畿县尘埃不可论,故山乔木尚能存”表达了畿县尘埃的深重和故山乔木的坚韧。尽管家乡陷入尘埃中,但高山上的乔木仍然屹立不倒,展现了它们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不绿去垢须青荚,自爱苍鳞百岁根”则展现了皂荚的独特之处。皂荚的外表并不绿色,但只需剥去外表的尘垢,露出青翠的皂荚,便能显现出它的美丽。同时,皂荚的根基扎根百年,展现了它的坚韧和长寿。

整首诗通过对皂荚的描述,寓意着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尽管环境可能艰难,但作者希望能像皂荚和故山乔木一样,保持内心的坚强和自爱,不被外界的困难所动摇,并表达了对家乡和传统价值的珍视。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东斋杂咏{皂荚}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zhāi zá yǒng zào jiá
东斋杂咏{皂荚}

jī xiàn chén āi bù kě lùn, gù shān qiáo mù shàng néng cún.
畿县尘埃不可论,故山乔木尚能存。
bù lǜ qù gòu xū qīng jiá, zì ài cāng lín bǎi suì gēn.
不绿去垢须青荚,自爱苍鳞百岁根。


相关内容11:

直庐联句

衣客

端居二首

冬节小不佳怀正叔老兄

题史院直舍鱼鹭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正月十八日四首
    收灯城市接荒村,翁媪耽眠日已暾。何事牧童能早起,缓驱白牯出柴门。...
  • 赠江瞻道
    我行于四方,其所急者友。呜呼得之难,百不一邂逅。人心不可齐,若十指于手。随其短与长,亦各有......
  • 殷浩
    田野高风过有熏,庙堂经画竟无闻。固应竹马思元子,江左兴亡不在君。...
  • 夜间风雨有感
    留滞招提未是归,卧闻秋雨响疏篱。何当粗息飘萍恨,却诵僧窗听雨诗。...
  • 送周六赴濠州户曹二首
    从来悟道不由书,觌面相呈已有余。麈尾花飞终不近,濠梁古鬼解揶揄。...
  • 杂咏三首
    六槐当我庭,春叶密如幄。朝来南风起,已见萎叶落。盛衰同时来,岂必待萧索。鄙哉儿女痴,倩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