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题僧院庭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逋
2025-07-19

寄题僧院庭竹

宋代  林逋  

岑寂宝坊清夜月,几移疏影上跏跌。
更怜斋罢闲看处,一日还应不可无。

寄题僧院庭竹作者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寄题僧院庭竹翻译及注释

《寄题僧院庭竹》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僧院庭院中的竹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禅宗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岑寂宝坊清夜月,
几移疏影上跏跌。
更怜斋罢闲看处,
一日还应不可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僧院庭院的竹子为题材,通过描绘竹子在宝坊清夜月光下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诗中的“岑寂”形容庭院的宁静,而“宝坊清夜月”则暗示了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竹影。诗人用“几移疏影上跏跌”来形容竹子的倒影,表达了竹子在月光下摇曳的姿态。

诗的后两句“更怜斋罢闲看处,一日还应不可无”表达了诗人对闲暇时光的向往。斋罢指的是僧人结束斋戒后的闲暇时刻,诗人希望在这样的时刻能够静心欣赏竹子的美景。最后一句“一日还应不可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样的时刻的珍惜和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僧院庭院中竹子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词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禅宗生活的独特感悟。

寄题僧院庭竹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sēng yuàn tíng zhú
寄题僧院庭竹

cén jì bǎo fāng qīng yè yuè, jǐ yí shū yǐng shàng jiā diē.
岑寂宝坊清夜月,几移疏影上跏跌。
gèng lián zhāi bà xián kàn chù, yī rì hái yīng bù kě wú.
更怜斋罢闲看处,一日还应不可无。


相关内容11:

和酬社从事题壁

满庭芳

和蒙尉见寄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笔

水调歌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鹧鸪天
    题得相思字数行。起来桐叶满纱窗。秋光欲雨棋声泻,粉帐不容花露香。新寂寞,旧疏狂。玉炉消息记......
  • 葑山
    淤泥肥黑稻秧青,阔盖深流旋旋生。擬倩湖君书版籍,水仙今佃老农耕。...
  • 送慈师北游
    郁郁蒲茸染水田,渡淮閒寄贾人船。知师一枕清秋梦,多为林间放鹤天。...
  • 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讲殿谈余著赐衣,椰帆却返旧禅扉。贝多纸上经文动,如意瓶中佛爪飞。飓母影边持戒宿,波神宫里受......
  • 出泉水驿
    晓城寒水共萧萧,湿碧吹青路一条。烟霭浓间出山驿,林萝深里过溪桥。闲情谩会吟兼画,隐事犹输钓......
  • 水调歌头
    律纪林锺月,兔魄夜来圆。彩麟入梦,天教英物出人间。志气平生浩荡,欲试经纶大手,赞画向名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