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江上遇雷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江上遇雷雨

宋代  梅尧臣  

雷从燕尾来,雨到江心急。
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
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蠒立。
荡摇鱼鳖腥,恐惧儿女泣。
稍闻人好语,出顾岸已及。
芦洲有同行,言唁气吸吸。

江上遇雷雨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江上遇雷雨翻译及注释

《江上遇雷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雷从燕尾来,
雨到江心急。
挂帆中路时,
望浦前舟入。
声喧釜豆裂,
点疾盎蠒立。
荡摇鱼鳖腥,
恐惧儿女泣。
稍闻人好语,
出顾岸已及。
芦洲有同行,
言唁气吸吸。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上遇到雷雨的场景。雷声从天空传来,雨势急促地落在江心。在船行中,作者望见前方的渡口有船要进来。雷声震耳欲聋,豆釜的声音都被震裂了,雨点打在盎蠒(古代盛食物的容器)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风浪荡漾,江水中弥漫着鱼鳖的腥味,这让儿女们感到害怕而哭泣。稍微听到别人的安慰话语,作者已经来到江岸边。在芦洲上也有行人,他们互相问候,彼此的气息交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遇到雷雨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雷雨来临时的景象给人以震撼和恐惧感,雷声震耳欲聋,雨势急促,形容得十分生动。诗中的细节描写也十分传神,雷声震裂了豆釜,雨点敲击在盎蠒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表现出自然界的力量和声音的冲击力。而江水中的风浪和鱼鳖的腥味,则给人以真实感和沉浸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最后,作者以芦洲上的行人互相问候和气息交融作为结尾,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感受,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

江上遇雷雨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shàng yù léi yǔ
江上遇雷雨

léi cóng yàn wěi lái, yǔ dào jiāng xīn jí.
雷从燕尾来,雨到江心急。
guà fān zhōng lù shí, wàng pǔ qián zhōu rù.
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
shēng xuān fǔ dòu liè, diǎn jí àng jiǎn lì.
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蠒立。
dàng yáo yú biē xīng, kǒng jù ér nǚ qì.
荡摇鱼鳖腥,恐惧儿女泣。
shāo wén rén hǎo yǔ, chū gù àn yǐ jí.
稍闻人好语,出顾岸已及。
lú zhōu yǒu tóng háng, yán yàn qì xī xī.
芦洲有同行,言唁气吸吸。


相关内容11:

对残雪怀欧阳永叔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吊仲源

道傍虎迹行

感二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奉和子华持国玉汝来饮西轩
    我诚官局冷,终日事靡括。每耽古人书,似与世俗阔。同道三四人,来过慰饥渴。迭相陈语言,曾未厌......
  • 寄隐静山怀贤长老
    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随飚来溪口,石上起氤氲。果熟猕猴去,自向瀑......
  • 李廷老祠部寄荆柑小
    踏雪冲风驰小吏,带霜连叶寄黄柑。擗包欲咀牙全动,举盏逢衰酒易酣。书尾自题知远意,笔头亲答厌......
  • 送吴给事自许昌移淮西
    直道昔参辅,独将天下忧。忠言悟明主,退请拜诸侯。坐合政方举,移藩心所求。蔡人迎且喜,许俗爱......
  • 送尹瞻驾部监灵仙观
    天地如转磨,屑屑今古人。一落大化手,团品惟其新。不幸积不用,衮衮同埃尘。日月行何穷,过尽千......
  • 客郑遇昙颖自洛中东归
    禅衣本坏色,不化洛阳尘。独有烟霞染,况将山水亲。西风入关戍,宿雨过城闉。谁羡飘然迹,吾车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