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日忆家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07-19

秋日忆家

宋代  张耒  

汩汩流光长远客,年年秋至是离家。
孤城入夜寒更迥,霜月满天归梦赊。
摵摵老桐风后叶,娟娟疏菊雨残花。
茅檐布被犹无力,长走尘埃真可嗟。

秋日忆家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秋日忆家翻译及注释

《秋日忆家》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秋日思念家乡的情感和对离家的痛苦之感。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日忆家

汩汩流光长远客,
年年秋至是离家。
孤城入夜寒更迥,
霜月满天归梦赊。
摵摵老桐风后叶,
娟娟疏菊雨残花。
茅檐布被犹无力,
长走尘埃真可嗟。

译文:
流光汩汩,长久的旅客,
每年秋至都是离家之时。
孤城入夜,寒意更加深,
满天霜月,归梦如赊。
叶落时老桐树摇曳,
雨过时疏菊花凋零。
茅檐下的布被已经无力,
长久行走,真令人叹息。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秋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家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异乡,每逢秋天便更加思念故乡,离家的痛苦之情更加深刻。诗中描绘了孤城入夜的寒冷和霜月的明亮,以及离家后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思念之情。另外,诗中通过描写老桐树的叶落和疏菊花的凋零,以及茅檐下的布被无力的形象,突显了诗人长久的离家之苦和无奈之感。

赏析:
《秋日忆家》通过对季节景观和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离家的辛酸之情。诗人通过对孤城、霜月、老桐树和疏菊花等意象的运用,巧妙地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词以孤寂的景象为背景,以离别的痛苦为主题,将作者对离家之苦的切身体验融入其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表达了离乡背井之人的心情,给读者带来思乡之情的共鸣。

该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境遇,展现了离乡之苦和思乡之情,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奈。整首诗词充满了离别的哀婉和对家乡的眷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秋日忆家拼音读音参考

qiū rì yì jiā
秋日忆家

gǔ gǔ liú guāng cháng yuǎn kè, nián nián qiū zhì shì lí jiā.
汩汩流光长远客,年年秋至是离家。
gū chéng rù yè hán gèng jiǒng, shuāng yuè mǎn tiān guī mèng shē.
孤城入夜寒更迥,霜月满天归梦赊。
shè shè lǎo tóng fēng hòu yè, juān juān shū jú yǔ cán huā.
摵摵老桐风后叶,娟娟疏菊雨残花。
máo yán bù bèi yóu wú lì, zhǎng zǒu chén āi zhēn kě jiē.
茅檐布被犹无力,长走尘埃真可嗟。


相关内容11:

冬日即事

寄道公

十月七日晨起

宿谯东逆旅夜闻歌白公琵琶行

叙十五日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梅花十首
    姑射仙姿不畏寒,谢家风格鄙铅丹。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
  • 新正二首
    柯山老人尽日闲,暖依薪炭不出山。阑风伏雨莫收拾,不念厚土何时干。...
  • 四月一日同潘何小酌
    今晨一杯酒,相属送归春。明年东风至,何处复迎新。悬知柯山下,犹作未知人。来者事如梦,未至难......
  • 睡起效韦苏州
    睡足起无事,开扃步中园。中园复何有,花草蔼已繁。飞红被行路,山鸟时一喧。时雨副耕稼,农事起......
  • 送婿陈景初还钱塘
    乃翁风节老弥坚,嗣子清修学有传。为爱诗书贤事业,肯羞葛练拙包缠。经年上国劳归梦,一棹寒流放......
  • 宿州道中
    眼明初见淮南树,十客相逢九吴语。旅程已付夜帆风,客睡不妨船背雨。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