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19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宋代  司马光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
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
欹侧疏篱短,绵延墁草深。
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翻译及注释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
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
欹侧疏篱短,绵延墁草深。
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

中文译文:
菊花花蕊像排列整齐的谷粒,青翠的叶子显露出内心的情感。
从未见过白日的光明,如何能够散发出黄金般的光辉。
倾斜的篱笆矮小,连绵的田野草木茂盛。
寒蛩你又何与,整夜都在悲伤地吟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菊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菊花的形态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作者以排列整齐的菊花花蕊来比喻菊花的美丽,形容菊花的形态秀丽而有序。青翠的叶子则显露出菊花内心的情感,可能是指菊花的坚韧和顽强。

接着,作者提到自己从未见过白日的光明,暗示自己的境遇或者内心的困扰。他在思考,如果没有亲眼见到光明,又如何能够散发出像黄金般的光辉。这里的黄金可以理解为光明、荣耀或者价值。

然后,作者描绘了欹侧的篱笆和矮小的高度,以及连绵的田野和茂盛的草木。这些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丰富的感觉,也可能暗示了作者身处的环境或者内心的思绪。

最后,作者提到寒蛩,寒蛩是秋天的象征,它的鸣叫常常被人们视为寂寞和凄凉的声音。作者说寒蛩与自己又有何关联,暗示自己的孤独和悲伤。整夜悲吟的寒蛩与作者的内心情感相呼应。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环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对光明和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孤独和悲伤的感受。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和丰富的感觉。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bā péng qī rì shěng zhēn kǔ yǔ sān shǒu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jú ruǐ rú pái sù, qīng qīng jiàn xié xīn.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
wèi cháng kuī bái rì, hé yǐ sàn huáng jīn.
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
yī cè shū lí duǎn, mián yán màn cǎo shēn.
欹侧疏篱短,绵延墁草深。
hán qióng ěr hé yǔ, zhōng xī yì bēi yín.
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


相关内容11:

看花四绝句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已亥杂诗 134

穷兔谣二首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已亥杂诗 257
    难凭肉眼识天人,恐是优曇偶现身。故遣相逢当五浊,不然谁信上仙沦。...
  • 归田诗
    圣哲虽云远,遣文幸未亡。沉冥观礼乐,仿佛见虞黄。鸡黍延一迳,琴书乐一堂。逍遥名教内,富贵亦......
  • 待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芦绅归博洽,鸣玉称雍容。贰复累囚象,尸臣古瑑纵。老成今已矣,咨访欲......
  • 河北道中作
    绿柳阴中白浪花,河边日日暗风沙。解鞍纵马悄无事,隐几看书随处家。...
  •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瀛海吁谟定,宗祧指顾安。鸿勋柱石壮,劲节雪霜寒。翼亮三朝久,初终一德完。如何未黄发,垄柏已......
  • 句
    雨湿蓼花千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