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已亥杂诗 257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龚自珍
2025-07-17

已亥杂诗 257

清代  龚自珍  

难凭肉眼识天人,恐是优曇偶现身。
故遣相逢当五浊,不然谁信上仙沦。

已亥杂诗 257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已亥杂诗 257翻译及注释

《已亥杂诗 257》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天仙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和疑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难凭肉眼识天人,
恐是优曇偶现身。
故遣相逢当五浊,
不然谁信上仙沦。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人们难以凭借肉眼来辨认天人的存在。他怀疑天人只是偶尔出现在人间的幻象。接着,诗人提到了“五浊”,指的是佛教中的五浊世界,即指人间的痛苦、纷争、欲望、愚昧和死亡。他认为只有在这个世界中相遇,才能证明天人的存在,否则谁会相信上仙会降临人间呢?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与天人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存在的渴望和疑虑。诗人认为人们很难凭借有限的感官来认知天人的存在,而且天人的出现可能只是偶然的幻象。他通过提到五浊世界,强调了人间的痛苦和纷争,暗示了人们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思索和追求超越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于人与天人关系的深刻思考和对于超越尘世的渴望。

已亥杂诗 257拼音读音参考

yǐ hài zá shī 257
已亥杂诗 257

nán píng ròu yǎn shí tiān rén, kǒng shì yōu tán ǒu xiàn shēn.
难凭肉眼识天人,恐是优曇偶现身。
gù qiǎn xiāng féng dāng wǔ zhuó, bù rán shuí xìn shàng xiān lún.
故遣相逢当五浊,不然谁信上仙沦。


相关内容11:

自嘲

看花四绝句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已亥杂诗 134

穷兔谣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归田诗
    圣哲虽云远,遣文幸未亡。沉冥观礼乐,仿佛见虞黄。鸡黍延一迳,琴书乐一堂。逍遥名教内,富贵亦......
  • 待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芦绅归博洽,鸣玉称雍容。贰复累囚象,尸臣古瑑纵。老成今已矣,咨访欲......
  • 瞻彼南山
    赫赫明胆,天命有严,命我祖考,九土是监。倭馯之东,蛮蜑之南。享献有时,靡敢不詹。必兹余文,......
  •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欹侧疏篱短,绵延墁草深。寒蛩尔何与,终夕亦......
  • 河北道中作
    绿柳阴中白浪花,河边日日暗风沙。解鞍纵马悄无事,隐几看书随处家。...
  •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瀛海吁谟定,宗祧指顾安。鸿勋柱石壮,劲节雪霜寒。翼亮三朝久,初终一德完。如何未黄发,垄柏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