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初庵傅学士归田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7-18

初庵傅学士归田里

宋代  汪元量  

燕台同看雪花天,别后音书雁不传。
紫阁笑谈为职长,彤闱朝谒在班前。
挥毫屡扫三千字,把酒时呼十四弦。
闻已挂冠归故里,尚方宣赐钞成船。

初庵傅学士归田里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初庵傅学士归田里翻译及注释

《初庵傅学士归田里》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的感叹和回忆之情,描绘了学士离京归田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和对现实境遇的反思。

译文:
初庵傅学士归田里,
燕台同看雪花天。
别后音书雁不传,
紫阁笑谈为职长。
彤闱朝谒在班前,
挥毫屡扫三千字。
把酒时呼十四弦,
闻已挂冠归故里。
尚方宣赐钞成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的视角,描述了傅学士初次归田的情景。首句"初庵傅学士归田里"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明了诗人的主题。"燕台同看雪花天"描绘了诗人与傅学士在京城共同欣赏雪景的情景,以雪花作为季节的象征,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别后音书雁不传,紫阁笑谈为职长"描述了离别后音信断绝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思念之情。"彤闱朝谒在班前"表明傅学士以官员的身份在朝廷中尽职,"挥毫屡扫三千字"则展示了他在文职上的才华和辛勤工作。

"把酒时呼十四弦"表现了诗人和傅学士在闲暇时光中共同欢聚的情景,十四弦指的是琴的弦数,此处象征着音乐的美妙和友谊的深厚。最后两句"闻已挂冠归故里,尚方宣赐钞成船"表明傅学士已经退休回到故乡,享受宁静的生活,官方还赐给他一批文钞,以表彰他在朝廷服务的功绩。

整首诗词通过对傅学士归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岁月和生活的感慨。诗人在描绘傅学士的人生经历和现实境遇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思考和对退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汪元量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具有一定的文人风范和哲理意味。

初庵傅学士归田里拼音读音参考

chū ān fù xué shì guī tián lǐ
初庵傅学士归田里

yàn tái tóng kàn xuě huā tiān, bié hòu yīn shū yàn bù chuán.
燕台同看雪花天,别后音书雁不传。
zǐ gé xiào tán wèi zhí zhǎng, tóng wéi cháo yè zài bān qián.
紫阁笑谈为职长,彤闱朝谒在班前。
huī háo lǚ sǎo sān qiān zì, bǎ jiǔ shí hū shí sì xián.
挥毫屡扫三千字,把酒时呼十四弦。
wén yǐ guà guān guī gù lǐ, shàng fāng xuān cì chāo chéng chuán.
闻已挂冠归故里,尚方宣赐钞成船。


相关内容11:

蚕市

居拟苏武四首

冬至日同舍会拜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二

李陵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幽州会同馆
    六花飞舞下天衢,万里羁人心正孤。收拾碎砖裨暖炕,掘穿平地结寒炉。行厨日给官中粟,递驿时供塞......
  • 麻姑仙坛歌
    麻姑飘飘出烟雾,红尾凤飞骑不住。青城山高风露寒,佩环挂着山花树。花雾蒙蒙香湿衣,一点柔红泻......
  • 南岳道中二首
    南岳阴阴松道凉,又骑站马望荆襄。山中老柏滴寒翠,江上危峰撑夕阳。昔往不堪经滟澦,此行重得看......
  • 泸州
    复作泸州去,轻舟疾复徐。峡深藏虎豹,谷暗隐樵渔。西望青羌远,南瞻白帝迂。晴岚侵簟枕,寒露溼......
  • 西湖旧梦
    南高峰对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烟雨楼台僧占了,西湖风月属吾侬。...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一
    江南郡守列金阶,内里华筵日日排。文武官僚多二品,还乡尽带虎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