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张濬所居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亿
2025-09-08

题张濬所居壁

宋代  杨亿  

三张旧族富英髦,仙墅重经散郁陶。
深喜太邱家法在,须知定国里门高。
分题每日摇鸡距,合宴常时把蟹螯。
独感戴侯恩未报,徘徊不觉涕沾袍。

题张濬所居壁作者简介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题张濬所居壁翻译及注释

《题张濬所居壁》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三张旧族富英髦,
仙墅重经散郁陶。
深喜太邱家法在,
须知定国里门高。
分题每日摇鸡距,
合宴常时把蟹螯。
独感戴侯恩未报,
徘徊不觉涕沾袍。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张濬的景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愧疚和无奈之情。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篇,“三张旧族富英髦”,指的是张濬的家族富有且有才华,张濬的住所被形容为“仙墅”,意味着其居所优雅宜人。接下来一句“重经散郁陶”,赞扬了张濬的学问和才华,以及他的文化修养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第二句“深喜太邱家法在”,太邱家是指太邱张氏,张濬的家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太邱张氏的家族传统和家风的赞赏。随后一句“须知定国里门高”,表示应该明白定国的门槛是高的,也就是说,要在国家中有所作为,需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才能。

接下来的两句“分题每日摇鸡距,合宴常时把蟹螯”,描绘了张濬的生活情趣和雅兴。摇鸡距是指赏识古代文人题诗的习惯,合宴则指的是欢聚一堂的宴会,把蟹螯是指品味美味佳肴。这些描写突显了张濬的文化修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独感戴侯恩未报,徘徊不觉涕沾袍”,表达了诗人对戴侯(张濬的别号)恩情的感激之情。戴侯是张濬的朋友,诗人承受了他的恩惠,但无法回报。徘徊不觉涕沾袍,意味着诗人在回忆过去时,不禁泪湿了衣袍,流露出内心的伤感和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对张濬的赞美和感激,展示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回报友谊和恩惠的忧伤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生的无奈和悲凉之感。

题张濬所居壁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āng jùn suǒ jū bì
题张濬所居壁

sān zhāng jiù zú fù yīng máo, xiān shù zhòng jīng sàn yù táo.
三张旧族富英髦,仙墅重经散郁陶。
shēn xǐ tài qiū jiā fǎ zài, xū zhī dìng guó lǐ mén gāo.
深喜太邱家法在,须知定国里门高。
fēn tí měi rì yáo jī jù, hé yàn cháng shí bǎ xiè áo.
分题每日摇鸡距,合宴常时把蟹螯。
dú gǎn dài hóu ēn wèi bào, pái huái bù jué tì zhān páo.
独感戴侯恩未报,徘徊不觉涕沾袍。


相关内容11:

吴待问之蒙城簿

闻李四光丞频游北园因有怀寄

次韵和席衢州忆洛阳春游十四韵

范仪下第东归

后苑赏花钓鱼应製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书怀寄刘五
    世事悠悠未遽央,虚名其意两相忘。休夸失马曾归塞,未省牵年解服箱。四客高凤惊楚汉,五君新咏弃......
  • 上杜相三首
    天扶昌代得忠良,坐以材谋镇庙堂。万里声名开学校,四方根本劝农桑。从容贤路通江海,慷慨公心贯......
  • 暑咏寄梅集贤
    点缀鲜云紫宙宽,微风淅淅起霜纨。魏台清暑开冰井,汉殿延年啜露盘。天外一飞期汗漫,水边千亩忆......
  • 次韵和致仕李殿丞寅见寄之什因以纪赠
    乡国驰名几十春,鸣臯一旦九天闻。翔鸾栖棘曾为吏,金鼎调梅未致君。百里象雷嫌碌碌,片言折狱厌......
  • 福州张從事
    万人都督古闽州,幕府旌门映碧油。阃外依莲滞英俊,樽前噉薤占风流。犀灯照水窥龙剑,鲸浪喷空见......
  • 中伏日省中当直
    火云烘赫临中伏,青锁深严直右曹。吏散阶庭时纵步,诗成几案独挥毫。相乌影转风微起,仙掌阴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