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9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宋代  苏辙  

五年寓黄阁,盛服朝玄端。
愧无昔人姿,谬作奇章迁。
还从九渊底,回望百尺巅。
身世俱一梦,往来适三餐。
天公本无心,谁为此由缘。
从今罢述作,尽付逍遥篇。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翻译及注释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自己在黄阁度过的五年时光,感慨自己的身世和人生的虚幻与短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五年住在黄阁里,盛装朝拜朝廷庄严。
惭愧没有古人的风采,自谦为了文采而转变。
曾经从深渊底部回望,俯瞰百尺高峰的景象。
身世与世间皆如梦幻,往来只为满足三餐。
天公本无所求,谁为此次转变负责。
从今以后停止写作,将一切交给逍遥自在的篇章。

诗意:
这首诗词反映了苏辙在黄阁度过五年时光的心情和思考。他在朝廷中朝拜时,感到自己的形象和风采远不及古人,认为自己的成就是虚幻的。他回顾自己的经历,仿佛从深渊底部回望高峰,意味着他对自己的人生和身世有所怀疑和反思。他认为人生如梦幻一般短暂,过去的种种经历只是为了生存而奔波,而天命却无所谓,一切都是由缘分所决定。最后,他宣布停止写作,将一切交给逍遥自在的篇章,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自己人生和身世的思考,并表达了一种对虚幻与短暂的认知。诗人通过对自己与古人的比较,展现了自谦和低调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对自己成就的不满。诗中的回望和俯瞰意象,给人以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启示。诗人通过描绘人生如梦幻一般的短暂性和不确定性,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最后,诗人选择停止写作,将一切交给逍遥自在的篇章,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对自身及人生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追求的向往。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超脱尘世的意味。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zi zhān hé táo yuān míng zá shī shí yī shǒu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wǔ nián yù huáng gé, shèng fú cháo xuán duān.
五年寓黄阁,盛服朝玄端。
kuì wú xī rén zī, miù zuò qí zhāng qiān.
愧无昔人姿,谬作奇章迁。
hái cóng jiǔ yuān dǐ, huí wàng bǎi chǐ diān.
还从九渊底,回望百尺巅。
shēn shì jù yī mèng, wǎng lái shì sān cān.
身世俱一梦,往来适三餐。
tiān gōng běn wú xīn, shuí wèi cǐ yóu yuán.
天公本无心,谁为此由缘。
cóng jīn bà shù zuò, jǐn fù xiāo yáo piān.
从今罢述作,尽付逍遥篇。


相关内容11: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南斋竹三绝

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曹郎子文赴山阳令
    囊空口众不堪闲,却喜平生得细论。鹤发进封偿旧德,彩衣听讼勉平反。楚风剽疾观新政,浙水萧条咏......
  •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
  • 中秋夜八绝
    看久须扶立,行贪遂失归。谁能终不睡,烂醉羽觞飞。...
  • 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北渚亭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临风举酒千钟尽,步月吹茄十......
  •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平溪堂
    清溪似与隐君谋,故入堂前漫不收。盥手従今休汲井,浮觞取意便临流。花漂涧谷来应远,石激琴筝久......
  • 送杜介归扬州
    扬州繁丽非前世,城郭萧条却古风。尚有花畦春雨后,不妨水调月明中。东都甲第非嫌汝,北牖羲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