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怀蓝六在延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9-12

寄怀蓝六在延平

宋代  黄庭坚  

贫贱相知若吾友,取端於此能更求。
德性委蛇结绿佩,文章璨烂珊瑚钩。
与君千里共明月,思子一日如三秋。
愿学延平两龙剑,风波际会永同游。

寄怀蓝六在延平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寄怀蓝六在延平翻译及注释

《寄怀蓝六在延平》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贫贱相知若吾友,
取端於此能更求。
德性委蛇结绿佩,
文章璨烂珊瑚钩。
与君千里共明月,
思子一日如三秋。
愿学延平两龙剑,
风波际会永同游。

诗意:
这首诗是黄庭坚写给他的朋友蓝六的一封信,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黄庭坚说,贫穷和卑微并不妨碍我们成为真正的朋友,因为我们真正的交情是建立在彼此的品德和性格上的。他赞美了蓝六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将其比作闪烁的翡翠佩饰和华丽的珊瑚钩子。黄庭坚表示,尽管他和蓝六相隔千里,但他们的心灵紧密相连,就像共同欣赏明月一样。他还表达了对子女的思念之情,表示一天不见如同三个秋天那样漫长。最后,他希望能够向蓝六学习,成为像延平两把龙剑一样的英雄,一起共享风波和欢乐。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黄庭坚深厚的情感和他对友谊的珍视。他通过诗歌将友情的力量和意义传达给了读者。尽管物质条件可能不同,但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品德和性格上的,而不是财富或地位。黄庭坚对蓝六的赞美也展现了他高度的审美情趣和对才华的认可。他对明月的描绘和对子女的思念更增添了诗词的情感色彩。最后,他表达了与蓝六共同面对风波和欢乐的愿望,展示了真诚的友情和情感的永恒性。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出黄庭坚对友谊和思念的真挚情感,同时展示了他对高尚品德和才华的赞美。它以朴实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触动人心,使读者能够体会到友情的温暖和珍贵。

寄怀蓝六在延平拼音读音参考

jì huái lán liù zài yán píng
寄怀蓝六在延平

pín jiàn xiāng zhī ruò wú yǒu, qǔ duān yú cǐ néng gèng qiú.
贫贱相知若吾友,取端於此能更求。
dé xìng wēi yí jié lǜ pèi, wén zhāng càn làn shān hú gōu.
德性委蛇结绿佩,文章璨烂珊瑚钩。
yǔ jūn qiān lǐ gòng míng yuè, sī zi yī rì rú sān qiū.
与君千里共明月,思子一日如三秋。
yuàn xué yán píng liǎng lóng jiàn, fēng bō jì huì yǒng tóng yóu.
愿学延平两龙剑,风波际会永同游。


相关内容11:

谢文灏元丰上文藁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

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赠刘静翁颂四首

和任夫人悟道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葫芦颂
    大葫芦乾枯,小葫芦行酤。一居金仙宅,一往黄公垆。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不问恶与好,两葫芦......
  • 宿观山
    暮发白下地,暝投观山宿。横溪赤栏桥,一径入松竹。野僧如惊麏,避堂具灯烛。我眠兴视夜,部曲始......
  • 戏书效乐天
    造物生成嵇叔嬾,好人容纵接舆狂。鸟飞鱼泳随高下,蚁集蜂衙听典常。母惜此儿长道路,兄嗟予弟困......
  • 读曹公传
    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毕竟以丕成霸业,岂能于汉作纯臣。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
  • 次韵子高即事
    诗礼不忘它日问,文章未觉古人疏。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
  • 承天宝禅师赞
    灵山会上,得个消息。达安城中,不落裷(上雨下佰)。黄抚路口,雪里开花。九江渡头,无风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