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袒肩和尚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18

赠袒肩和尚

唐代  杜荀鹤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
若比吾师居世上,何如野客卧岩隈。
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赠袒肩和尚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赠袒肩和尚翻译及注释

赠袒肩和尚

山衣草屐染莓苔,
双眼犹慵向俗开。
若比吾师居世上,
何如野客卧岩隈。
才闻锡杖离三楚,
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
为谁须去为谁来。

中文译文:

送给袒肩和尚

山间的衣裳染满了莓苔,
双眼依然不愿意面对这世俗。
如果与我的师傅相比,居住在尘世,
与此不如作为野客躺在山洞边。
听闻他带着他的禅杖离开了三楚,
又说他顺着缘份去了五台。
在醉酒时吟诗问禅的道理,
是为了谁而去,为了谁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袒肩和尚,他生活简朴,追求禅宗的生活方式。诗人用山间的景物来描绘他的生活环境,衣裳染满了莓苔,暗示着他不喜欢世俗的染污。他的双眼犹豫不前,不愿意面对这个纷扰的世界,与他的师傅相比,宁愿成为一个野客,躺在山洞边而不问世事。

诗中也提到了他的师傅,他的师傅离开了三楚,去了五台,暗示着他追随缘份,追寻禅宗的道理。而袒肩和尚则在醉酒时吟诗问禅,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对袒肩和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禅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禅宗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越世俗纷扰的向往。

赠袒肩和尚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tǎn jiān hé shàng
赠袒肩和尚

shān yī cǎo jī rǎn méi tái, shuāng yǎn yóu yōng xiàng sú kāi.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
ruò bǐ wú shī jū shì shàng,
若比吾师居世上,
hé rú yě kè wò yán wēi.
何如野客卧岩隈。
cái wén xī zhàng lí sān chǔ, yòu shuō suí yuán xiàng wǔ tái.
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chéng zuì yín shī wèn chán lǐ, wèi shuí xū qù wèi shuí lái.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相关内容11:

闲望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偶成一篇

过汉口

踪迹

荆山夜泊与亲友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宿东林寺题愿公院
    古寺沈沈僧未眠,支颐将客说闲缘。一溪月色非尘世,满洞松声似雨天。檐底水涵抄律烛,窗间风引煮......
  • 雪中别诗友
    酒寒无小户,请满酌行杯。若待雪消去,自然春到来。出城人迹少,向暮鸟声哀。未遇应关命,侯门处......
  • 题历山舜词(山有庙,呼为帝二子,多变妖异为时所敬)
    昔舜曾耕地,遗风日寂寥。世人那肯祭,大圣不兴妖。殿宇秋霖坏,杉松野火烧。时讹竞淫祀,丝竹醉......
  • 金钱花
    浅绛浓香几朵匀,日熔金铸万家新。堪疑刘宠遗芳在,不许山阴父老贫。...
  • 送九华道士游茅山
    忽起地仙兴,飘然出旧山。于身无切事,在世有馀闲。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故园华表上,谁得见......
  • 登汉州城楼
    雨馀秋色拂孤城,远目凝时万象清。叠翠北来千嶂尽,漫流东去一江平。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