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茅城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7

茅城驿

唐代  白居易  

柳树  

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
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
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
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

茅城驿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茅城驿翻译及注释

《茅城驿》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
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
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
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

诗意:
这首诗以茅城驿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凄凉的景象。诗人在汴河畔徘徊,心中思绪万千,没有美景可供享受。秋天的日子更是凄凉,大地贫瘠,桑麻稀疏,乡村贫困,房屋破旧不堪。农田里早期的嫩苗被杂草遮挡,浑浊的水中掺杂着泥沙。最令人感到萧条的地方就是茅城驿,它朝西延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贫瘠、萧条的景象,体现了白居易对农村贫困现状的关注和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极为真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通过描写茅城驿这个地方,诗人将人们的目光引向社会底层,呈现出农村贫困的现实。诗中的茅城驿向西的描写,也可理解为诗人对于社会进步方向的思考和追求。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贫困景象的描绘,凸显了农村的萧条和贫困。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农村贫困状况的关切之情。

茅城驿拼音读音参考

máo chéng yì
茅城驿

biàn hé wú jǐng sī, qiū rì yòu qī qī.
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
dì báo sāng má shòu, cūn pín wū shè dī.
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
zǎo miáo duō jiān cǎo, zhuó shuǐ bàn hé ní.
早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
zuì shì xiāo tiáo chù, máo chéng yì xiàng xī.
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


相关内容11: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答裴相公乞鹤(一作酬裴相公乞予双鹤)

劝我酒

赠朱道士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偶作二首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身为三品官,年已五......
  • 双鹦鹉
    绿衣整顿双栖起,红觜分明对语时。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
  • 初到洛下闲游
    汉庭重少身宜退,洛下闲居迹可逃。趁伴入朝应老丑,寻春放醉尚粗豪。诗携彩纸新装卷,酒典绯花旧......
  • 崔十八新池
    爱君新小池,池色无人知。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
  • 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
    腥血与荤蔬,停来一月馀。肌肤虽瘦损,方寸任清虚。体适通宵坐,头慵隔日梳。眼前无俗物,身外即......
  • 赠皇甫庶子
    何因散地共徘徊,人道君才我不才。骑少马蹄生易蹶,用稀印锁涩难开。妻知年老添衣絮,婢报天寒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