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书楼晴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德裕
2025-07-21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书楼晴望

唐代  李德裕  

幽居人世外,久厌市朝喧。
苍翠连双阙,微茫认九原。
残红映巩树,斜日照轘辕。
薄暮柴扉掩,谁知仲蔚园。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书楼晴望作者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书楼晴望翻译及注释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书楼晴望》是唐代宰相李德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居人世外,久厌市朝喧。
苍翠连双阙,微茫认九原。
残红映巩树,斜日照轘辕。
薄暮柴扉掩,谁知仲蔚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隐居的景象。诗人对繁忙的市朝生活感到厌倦,他选择了避开尘嚣,远离尘世喧嚣,而居住在一个幽静的地方。诗人眺望远处的景色,苍翠的山峦连绵不断,微茫的形状勾勒出九原的轮廓。夕阳斜照,映照着巩树上残存的红叶,照亮了轘辕的光景。在薄暮时分,柴门轻轻关闭,这个安静的园子只有仲蔚一人知晓。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李德裕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忙世事的厌倦之情。他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诗中的景色描绘细腻,通过苍翠连绵的山峦和微茫的九原勾勒出远离喧嚣的遥远景象。斜阳映照下的巩树上残存的红叶,以及柴门轻轻关闭的场景,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展现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隐居者的心境刻画,诗人抒发了对喧嚣世俗的抵触和对宁静自在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人的典型思想和情感。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书楼晴望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mù sī píng quán zá yǒng èr shí shǒu shū lóu qíng wàng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书楼晴望

yōu jū rén shì wài, jiǔ yàn shì cháo xuān.
幽居人世外,久厌市朝喧。
cāng cuì lián shuāng quē, wēi máng rèn jiǔ yuán.
苍翠连双阙,微茫认九原。
cán hóng yìng gǒng shù, xié rì zhào huán yuán.
残红映巩树,斜日照轘辕。
bó mù chái fēi yǎn, shéi zhī zhòng wèi yuán.
薄暮柴扉掩,谁知仲蔚园。


相关内容11:

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赠灵彻上人

忆平泉杂咏·忆晚眺

戏赠费冠卿

思在山居日偶成此咏邀松阳子同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移住别居
    自到西川住,唯君别有情。常逢对门远,又隔一重城。...
  • 晨起见雪忆山居
    忽忆岩中雪,谁人拂薜萝。竹梢低未举,松盖偃应多。山溜随冰落,林麇带霰过。不劳闻鹤语,方奏苦......
  •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月桂(出蒋山,浅黄色)
    何年霜夜月,桂子落寒山。翠干生岩下,金英在世间。幽崖空自老,清汉未知还。惟有凉秋夜,嫦娥来......
  • 东郡怀古二首·王京兆
    河水昔将决,冲波溢川浔。峥嵘金堤下,喷薄风雷音。投马灾未弭,为鱼叹方深。惟公执珪璧,誓与身......
  • 题汉州西湖
    凤沼才难尽,馀思凿西湖。珍木罗修岸,冰光映坐隅。琴台今寂寞,竹岛尚萦纡。犹蕴济川志,芳名终......
  • 听邻女吟
    含情遥夜几人知,闲咏风流小谢诗。还似霓旌下烟露,月边吹落上清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