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僧归护国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师德
2025-09-06

送僧归护国寺

宋代  张师德  

喜陪人杰论三乘,岩室经年锁翠稜。
六代有师传法印,万缘无象监心灯。
赤城道远明霞画,瀑布声寒月照冰。
迹似孤云縻不得,清秋归兴杖蛮藤。

送僧归护国寺翻译及注释

《送僧归护国寺》是宋代张师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喜陪人杰论三乘,
岩室经年锁翠稜。
六代有师传法印,
万缘无象监心灯。
赤城道远明霞画,
瀑布声寒月照冰。
迹似孤云縻不得,
清秋归兴杖蛮藤。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僧人回到护国寺的情景。诗人欣喜地陪伴着人杰,一起讨论佛教的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道理。僧人经过多年在岩室修行,宛如锁住了青翠山峦的美景。六代传承了师父的法印,心灯能够照亮万缘,无所不在。远离尘嚣的赤城道路上,明亮的霞光画卷般展现,瀑布的声音寒冷而清脆,月光照耀下,冰面闪烁。诗人的修行之路像是孤云,无法束缚,清秋时节,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归,手拄着蛮藤杖。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佛教修行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和修行的向往和赞美。通过描绘僧人在岩室修行的情景,表达了佛教修行者对世俗繁华的超脱和对自我的净化追求。诗人借景抒怀,通过描绘赤城道路、明霞、瀑布和月光等景象,凸显了修行者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以及修行过程中的寂静与清净。同时,诗中提到的六代传承和万缘无象的意象,彰显出佛教传统和智慧的延续与传承。最后,诗人以清秋归兴杖蛮藤的形象,表达了对归家归心的喜悦和对修行道路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对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与人性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传统的敬仰和对修行者的赞颂。

送僧归护国寺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guī hù guó sì
送僧归护国寺

xǐ péi rén jié lùn sān shèng, yán shì jīng nián suǒ cuì léng.
喜陪人杰论三乘,岩室经年锁翠稜。
liù dài yǒu shī chuán fǎ yìn, wàn yuán wú xiàng jiān xīn dēng.
六代有师传法印,万缘无象监心灯。
chì chéng dào yuǎn míng xiá huà, pù bù shēng hán yuè zhào bīng.
赤城道远明霞画,瀑布声寒月照冰。
jī shì gū yún mí bù dé, qīng qiū guī xìng zhàng mán téng.
迹似孤云縻不得,清秋归兴杖蛮藤。


相关内容11: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挽张叔夜二首

墨梅三绝

题竹留别张使君

秋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六和塔秀江亭
    秀江亭上驻吟怀,苔藓轩窗四面开。潮怒挟风吹海立,櫨声摇月下天来。浮沤世事等出没,泛梗羁人几......
  • 题资福院平绿轩
    禅窗虚敞瞰西南,野色溪光接画檐。云去碧天无间断,一看依约见山尖。...
  • 句
    白水一泓澄,兹山定玉骨。...
  • 嘉禾百咏·符姥瑞竹
    一幅霜缣外,青青出自然。天机何敢议,珍重白衣仙。...
  • 句
    一夜碧澜堂上坐,直疑身在水晶宫。...
  • 送程给事知越州
    仙境际云霓,名藩独会稽,蓬莱住山小,星宿落簷低。旌节临诸郡,楼台瞰北齐。地繁秦望岭,民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