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5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唐代  白居易  

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
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
绿酝香堪忆,红炉暖可亲。
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翻译及注释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漠漠复氛氲,东风散玉尘。
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
绿酝香堪忆,红炉暖可亲。
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诗中的东风吹散了寒冬的尘埃,使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模糊不清,仿佛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清晨的阳光透过竹窗照射进来,宣告着新的一天的来临,寒意逐渐减退,柳树园中也开始展现春天的景象。绿意盎然的植物带来了回忆,红色的火炉则给人温暖和亲切感。诗人告诫自己要忍耐片刻,不要轻易离开这个宁静的斋房。

赏析:
白居易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而闻名。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早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渴望。诗中运用了漠漠复氛氲、东风散玉尘等形象的描写手法,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朦胧的春日景象之中。通过对竹窗、柳园和火炉的描绘,诗人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个宁静而温暖的春天场景。最后两句警示诗人自己,告诫他不要轻易离开这个美好的环境,保持宁静和安逸的心境。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宁静的氛围,也可以从中体味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huáng fǔ shí zǎo chūn duì xuě jiàn zèng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mò mò fù fēn fēn, dōng fēng sàn yù chén.
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
míng cuī zhú chuāng xiǎo, hán tuì liǔ yuán chūn.
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
lǜ yùn xiāng kān yì, hóng lú nuǎn kě qīn.
绿酝香堪忆,红炉暖可亲。
rěn xīn sān liǎng rì, mò zuò pò zhāi rén.
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相关内容11:

故乡除夜

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重到毓村宅有感

赠主人

和钱侍郎甘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秋池二首
    身闲无所为,心闲无所思。况当故园夜,复此新秋池。岸暗鸟栖后,桥明月出时。菱风香散漫,桂露光......
  • 病中诗十五首·枕上作
    风疾侵凌临老头,血凝筋滞不调柔。甘从此后支离卧,赖是从前烂漫游。回思往事纷如梦,转觉馀生杳......
  • 重酬周判官
    秋爱冷吟春爱醉,诗家眷属酒家仙。若教早被浮名系,可得闲游三十年。...
  • 首夏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 送僧
    人间扰扰唯闲事,自见高人只有诗。寂寞嵩峰云外寺,常多梦里过斋时。城中听得新经论,却过关东说......
  •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年方吉郑犹为少,家比刘韩未是贫。乡园节岁应堪重,亲故欢游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