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雨声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元稹
2025-09-08

雨声

唐代  元稹  

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曾向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

雨声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雨声翻译及注释

诗词:《雨声》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风吹竹叶休还动,
雨点荷心暗复明。
曾向西江船上宿,
惯闻寒夜滴篷声。

中文译文:
微风吹拂竹叶不再摇动,
雨点打在荷花心上,使其幽暗处重新明亮。
曾经在西江的船上过夜,
习惯听寒夜中篷帘上滴水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两句 "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描述了风停雨静时的景象。微风吹拂竹叶,竹叶不再摇动,雨点打在荷花心上,使原本幽暗的花心重新明亮起来。这种描写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人生中的变幻和转折,给人以启示。

接下来的两句 "曾向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 描绘了作者在西江船上过夜的经历。这句诗传达了作者对于雨声的熟悉和习惯。在长时间的旅途中,作者习惯了在寒夜中听到篷帘上滴水的声音,这成为他的一种安慰和熟悉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体验。通过雨声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中变化无常的感悟,以及对于熟悉事物的依恋和温暖的回忆。诗中的意象和节奏相得益彰,给人以静谧、舒适的感受,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雨声拼音读音参考

yǔ shēng
雨声

fēng chuī zhú yè xiū hái dòng, yǔ diǎn hé xīn àn fù míng.
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céng xiàng xī jiāng chuán shàng sù, guàn wén hán yè dī péng shēng.
曾向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


相关内容11:

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郭家溪亭

古艳诗

新安所居答相访人所居萧使君为制

偶宿山中忆畅当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
  • 朝日敕赐百官樱桃
    仙果人间都未有,今朝忽见下天门。捧盘小吏初宣敕,当殿群臣共拜恩。日色遥分门下坐,露香才出禁......
  • 送文畅上人东游
    随缘聊振锡,高步出东城。水止无恒地,云行不计程。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今日临岐别,吾徒自......
  • 忆远曲
    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途荒人行少,马迹犹可寻。雪中独立树,海口失侣禽。离忧如长线,千里萦......
  • 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
    骑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独上高寺去,一与白云期。虚槛晚潇洒,前山碧参差。忽似青龙阁,同望玉......
  • 过贾岛野居
    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好是经过处,唯愁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