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奉诏次韵张池州赏杏听琵琶)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觌
2025-09-08

浣溪沙(奉诏次韵张池州赏杏听琵琶)

宋代  曾觌  

浣溪沙  

艳杏红芳透粉肌。
沈香亭宴太真妃。
新晴庭馆燕来迟。
试抹么弦妆半掩,满斟绿醑袖交飞。
九重天上捧金卮。

浣溪沙(奉诏次韵张池州赏杏听琵琶)作者简介

曾觌(音di迪)(1109-1180) 字纯甫,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三)、《西江月》(一)、《定风波》(【二】、【三】)、《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一)、《忆秦娥》(五)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该词虽是一首咏燕词却通篇不着一燕字,庭院深深,杨柳阴浓,燕子双双终日呢喃,独占风光;凌空飞舞,仿佛池中点点浮萍散漫,又象风中飘扬的柳絮那样轻盈。末尾两句词人借燕子惜花表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全词画面生动,描摹传神,结构上浑然天成,不愧佳作。纯甫词结有《海野词》。

浣溪沙(奉诏次韵张池州赏杏听琵琶)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奉诏次韵张池州赏杏听琵琶)》是宋代文人曾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艳杏红芳透粉肌。
沈香亭宴太真妃。
新晴庭馆燕来迟。
试抹么弦妆半掩,满斟绿醑袖交飞。
九重天上捧金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雅致的春日景象,以及宫廷中的宴会场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杏花的赞美,以及皇帝宴请宠妃太真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宴会中的繁忙和热闹氛围。诗中还涉及到了音乐和美酒,增添了宴会的欢乐气氛。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形容杏花的艳丽和芬芳,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诗中提到的沈香亭是宴会的场所,太真妃则是皇帝的宠妃,显示了宴会的高规格和盛况。诗人巧妙地使用了对比手法,将新晴和燕子的迟到形容得如此生动,增添了一丝喜感和情趣。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宴会中的一幕:太真妃试着弹奏琵琶,妆容半掩,手中的酒杯和袖子交替飘动。这一描写既展现了宴会的热闹气氛,又凸显了太真妃的娇美和技艺。最后一句"九重天上捧金卮",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中的盛况和华丽。九重天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金卮是一种供酒器皿,这一描写表现了宴会的尊贵和庄重。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景和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繁华世界中的欢乐和美好。同时,诗中采用了细腻的语言和对比手法,使得诗意更加生动而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浣溪沙(奉诏次韵张池州赏杏听琵琶)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fèng zhào cì yùn zhāng chí zhōu shǎng xìng tīng pí pá
浣溪沙(奉诏次韵张池州赏杏听琵琶)

yàn xìng hóng fāng tòu fěn jī.
艳杏红芳透粉肌。
shěn xiāng tíng yàn tài zhēn fēi.
沈香亭宴太真妃。
xīn qíng tíng guǎn yàn lái chí.
新晴庭馆燕来迟。
shì mǒ me xián zhuāng bàn yǎn, mǎn zhēn lǜ xǔ xiù jiāo fēi.
试抹么弦妆半掩,满斟绿醑袖交飞。
jiǔ zhòng tiān shàng pěng jīn zhī.
九重天上捧金卮。


相关内容11:

春光好(侍宴苑中赏杏花)

宴清都

燕山亭(杨廉访生日)

法曲(歌头)

望海朝(叔父知县庆宅并章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月上海棠慢(咏题)
    东风扬暖,渐是春半,海棠丽烟径。似蜀锦晴展,翠红交映。嫩梢万点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濛濛......
  • 诉衷情
    晚妆初试蕊珠宫。随步异香浓。檀槽缓垂鸾带,纤指捻春葱。莺语巧,上林中。正娇慵。暂教花下,帘......
  • 雨中花(七夕)
    漠漠云轻,涓涓露重,西风特地飕飕。觉良宵初永,袢暑微收。乘鹤缑山,浮槎银汉,尚想风流。笑人......
  • 乌夜啼
    鸾镜愁添眉黛,罗裙瘦减腰肢。一回见了一回病,弹指误佳期。醉里懵腾泪洗,梦中著摸魂飞。一春多......
  • 西江月
    态度雪香花瘦,情怀雨润云温。故将淡墨写精神。记得洗妆余晕。只恐妖娆未似,谁云彼此难分。别来......
  • 好事近
    分手又三秋,犹记花时歌别。每念征帆归晚,误五湖风月。清江休望使君来,指日趋天阙。土胥玉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