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菩萨蛮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蔡伸
2025-09-08

菩萨蛮

宋代  蔡伸  

古文观止  书信  

朝来一阵狂风雨。
春光已作堂堂去。
茂绿满繁枝。
青梅结子时。
攀枝惊晼晚。
乐事孤心眼。
正是惜春归。
那堪怨别离。

菩萨蛮作者简介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 存词175首。

菩萨蛮翻译及注释

《菩萨蛮》是宋代诗人蔡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来一阵狂风雨。
春光已作堂堂去。
茂绿满繁枝。
青梅结子时。
攀枝惊晼晚。
乐事孤心眼。
正是惜春归。
那堪怨别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即将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怀念和对别离的痛苦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赏析:
诗词开篇写到一阵狂风雨,这是春天即将过去的象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接着,诗人用"春光已作堂堂去"来形容春光的离去,生动地描述了春天的逝去和现实的无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茂绿满繁枝和青梅结子的时节来表达对春天的眷恋和珍惜。然而,攀枝时惊动了晚霞,揭示了诗人即将面对的别离和离别之苦。

诗的最后两句"乐事孤心眼,正是惜春归。那堪怨别离"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境和对别离的悲伤。诗人在别离中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不舍。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相结合,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春光的怀念和对别离的痛苦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内心世界。

菩萨蛮拼音读音参考

pú sà mán
菩萨蛮

zhāo lái yī zhèn kuáng fēng yǔ.
朝来一阵狂风雨。
chūn guāng yǐ zuò táng táng qù.
春光已作堂堂去。
mào lǜ mǎn fán zhī.
茂绿满繁枝。
qīng méi jié zǐ shí.
青梅结子时。
pān zhī jīng wǎn wǎn.
攀枝惊晼晚。
lè shì gū xīn yǎn.
乐事孤心眼。
zhèng shì xī chūn guī.
正是惜春归。
nà kān yuàn bié lí.
那堪怨别离。


相关内容11:

醉落魄

西江月(过福唐留别故人)

清平乐

朝中措(腊日·三之三)

点绛唇(送常守陈正同应之还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鹧鸪天(绍兴己未归休后赋)
    露下风前处处幽。官黄如染翠如流。谁将天上蟾宫树,散作人间水国秋。香郁郁,思悠悠。几年魂梦绕......
  • 浣溪沙(排闷)
    丧乱佳辰不易攀。四逢寒食尽投闲。踏青无处想家山。麟殿阻趋陪内宴,蓂堂遥忆侍慈颜。感时双泪滴......
  • 绿头鸭(次韵王伯寿)
    敛晴烟。桂花如水轻寒。宴中秋、朋簪来会,满筵绿鬓朱颜。罄尊罍、兴吞海量,妙歌吹、声彻云端。......
  • 朝中措
    日也前年初对大明宫。寒律转春风。几度乡关归梦,催成两鬓霜蓬。山州岁晚,还逢令节,空记前踪。......
  • 菩萨蛮
    当时携手今千里。可堪重到相逢地。触目尽关心。流莺尚好音。无人知我意。只有涓涓泪。寂寞到斜阳......
  • 醉桃园(送春)
    青春不与花为主。花正开时春暮。花下醉眠休诉。看取春归去。莺愁蝶怨春知否。欲问春归何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