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示永庆院秀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8

示永庆院秀老

宋代  王安石  

禅房借枕得重欹,陈迹翛然尚有诗。
嗟我与公皆老矣,拂天松柏见栽时。

示永庆院秀老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示永庆院秀老翻译及注释

诗词:《示永庆院秀老》
作者:王安石(宋代)

禅房借枕得重欹,
陈迹翛然尚有诗。
嗟我与公皆老矣,
拂天松柏见栽时。

中文译文:
在永庆院借用了一枕头,重重地倚在上面,
历史的痕迹依然清晰,还留有一首诗。
唉,我与你都已经老了,
拨开天空,松树和柏树已经见证了植树的时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他的友人的,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禅房借枕,是指在永庆院借用一枕头,用以倚靠,暗示作者和友人都已经年老体衰。陈迹翛然尚有诗,描述了历史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而其中的诗句更是使之更具有文化价值。嗟我与公皆老矣,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和友人老去的感叹和慨叹。拂天松柏见栽时,以松柏树作为象征,表示了岁月的流转和新生的希望。松柏是常青树,象征着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它们见证了植树的时光,暗示着即使时光流转,仍有新的希望和机遇。

这首诗通过对禅房、历史痕迹和松柏树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考。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岁月中逐渐老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传递出对新生和希望的渴望。这种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是王安石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思索。

示永庆院秀老拼音读音参考

shì yǒng qìng yuàn xiù lǎo
示永庆院秀老

chán fáng jiè zhěn dé zhòng yī, chén jī xiāo rán shàng yǒu shī.
禅房借枕得重欹,陈迹翛然尚有诗。
jiē wǒ yǔ gōng jiē lǎo yǐ, fú tiān sōng bǎi jiàn zāi shí.
嗟我与公皆老矣,拂天松柏见栽时。


相关内容11: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一──後殿朝次偶题

惜日

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和叔才岸傍古庙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戏城中故人
    城郭山林路半分,君家尘土我家云。莫吹尘土来污我,我自有云持寄君。...
  • 射亭
    因射构兹亭,序贤仍阅兵。庶民观礼教,群寇避威声。城垒前相壮,溪山势尽倾。宜哉百里地,浮鼓未......
  • 晚兴和冲卿学士
    剡剡风生晚,娟娟月上初。白沙眠騄骥,清浪浴潭鱼。竟欲从君饮,犹便读我书。斜阳不到处,墙角树......
  • 欲往北山以雨止
    北山朝气澹高秋,欲往愁沾独少留。散策缘冈初见日,兴随云尽复中休。...
  • 柘冈
    万事纷纷只偶然,老来容易得新年。柘冈西路花如雪,回首春风最可怜。...
  • 钓者
    钓国平生岂有心,解甘身与世浮沉。应知渭水车中老,自是君王著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