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留别登州举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12

留别登州举人

宋代  苏轼  

身世相忘久自知,此行闲看古黄腄。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落笔已吞云梦客,抱琴欲访水仙师。
莫嫌五日匆匆守,归去先传乐职诗。

留别登州举人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留别登州举人翻译及注释

《留别登州举人》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忘却了自己的身世已经很久,只有我自己明白。这次旅行,我闲逛着观赏着古老的黄腄山。不是北海的孔文举荐我,谁会认识东莱的太史慈呢?我已经开始写下文字,吞噬了云和梦的游客。我怀抱着琴,想要拜访水仙师傅。请不要嫌弃我在这里守了五天,归去之前我会先传达乐职的诗篇。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离别登州举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身身世的遗忘和认识,以及他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慨。苏轼提到了北海的孔文举荐自己参加举试,暗示自己是通过功名之路得到了登州举人的身份。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世并不为人所知,无人理解他在东莱的心情和心境。他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充满了对文学创作的渴望和对师长的敬仰。最后,他表示在归去之前会传达自己的乐职诗篇,显示出他对文学事业的坚持和承诺。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的典型风格展现了他对世俗身份的淡漠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世相忘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关注。他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写下自己的感受,体现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思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将自己视为文学事业的一员,并表示愿意传承和发扬文学的使命。

这首诗词通过苏轼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对个体命运和社会环境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事业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承诺。它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融入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关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留别登州举人拼音读音参考

liú bié dēng zhōu jǔ rén
留别登州举人

shēn shì xiàng wàng jiǔ zì zhī, cǐ xíng xián kàn gǔ huáng chuí.
身世相忘久自知,此行闲看古黄腄。
zì fēi běi hǎi kǒng wén jǔ, shuí shí dōng lái tài shǐ cí.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luò bǐ yǐ tūn yún mèng kè, bào qín yù fǎng shuǐ xiān shī.
落笔已吞云梦客,抱琴欲访水仙师。
mò xián wǔ rì cōng cōng shǒu, guī qù xiān chuán lè zhí shī.
莫嫌五日匆匆守,归去先传乐职诗。


相关内容11:

皇太后阁六首

和子由踏青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

太皇太后阁六首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
    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摇落。幽人得嘉荫,露坐方独酌。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小儿亦何知,相语翁......
  • 寄蕲簟与蒲传正
    兰溪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筋排霜脊。千沟万缕自生风,入手未开先惨忄栗。公家列屋闲蛾眉,珠帘不动......
  • 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三首
    岭海东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锡玄圭。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
  •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古来百巧出......
  • 妒佳月
    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今夕偶不见,泛澜念......
  • 书焦山纶长老壁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君看头与足,本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