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似贤斋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9-03

似贤斋竹

宋代  曾几  

大暑不可度,小轩聊复开。
只消看竹坐,不必要风来。
岂待迷时种,何妨腊月栽。
叶端须雨打,有句索渠催。

似贤斋竹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似贤斋竹翻译及注释

《似贤斋竹》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暑不可度,小轩聊复开。
只消看竹坐,不必要风来。
岂待迷时种,何妨腊月栽。
叶端须雨打,有句索渠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季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炎热的天气中坐在小轩里观赏竹子的心情。作者认为,只需坐下来仔细观察竹子,而不需要借助风来增添景致。他提到,竹子并不需要在迷茫的时候种植,也完全可以在腊月(冬季)种植。竹叶的顶端会被雨水打湿,因此有人索要雨水来浇灌竹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清凉的夏日场景。作者通过描述大暑天气下的小轩和竹子,传达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他强调观赏竹子的重要性,认为无需外界的干扰,只需静静地坐下来,就能体验到竹子带来的美好。这种观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的敬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此外,诗中还提到竹子的种植时间。作者认为,不必等到迷茫的时候才去种植竹子,而是可以在腊月这个寒冷的季节来栽种。这种观点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规律的深入思考,认为人与自然的联系不应仅限于特定的时节。

最后,诗中提到竹叶的顶端需要雨水的滋润。这句话可能暗示了作者对于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利用的智慧。它传达了一种注重细节、注重自然循环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于自然的赞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细微之处的关注和对于自然规律的敏感。

似贤斋竹拼音读音参考

shì xián zhāi zhú
似贤斋竹

dà shǔ bù kě dù, xiǎo xuān liáo fù kāi.
大暑不可度,小轩聊复开。
zhǐ xiāo kàn zhú zuò, bù bì yào fēng lái.
只消看竹坐,不必要风来。
qǐ dài mí shí zhǒng, hé fáng là yuè zāi.
岂待迷时种,何妨腊月栽。
yè duān xū yǔ dǎ, yǒu jù suǒ qú cuī.
叶端须雨打,有句索渠催。


相关内容11:

南园

题寿樟亭

和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

过花桥

吴趋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喻子才提举招昌源观梅倦不克往苏仁仲有诗次
    问公何许看花回,賸说郊坰十里梅。树杂古今他处少,枝分南北一齐开。昌源已办行廚去,离渚犹须使......
  • 山雨
    山雨洒春城,潗潗声颇急。窗下读书人,横编揭阴湿。高鸢饿独叫,远燕寒双入。南园有桃杏,尽抱群......
  • 翡翠
    清晨有珍禽,翩翩下鱼梁。其形不盈握,毛羽鲜且光。天人裁碧霞,为尔缝衣裳。晶荧炫我目,非世之......
  • 对雪独酌
    云阴低重玉花繁,独拥貂裘对一樽。不语佳宾是何物,古书名画满西轩。...
  • 谢郑侍郎饷酒二首
    尊中政尔空空然,忽有一壶来眼边。君知情快何所似,石润怒流深夜泉。...
  • 再题天衣寺
    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座杯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