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杨补之画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蕃
2025-09-09

题杨补之画梅

宋代  赵蕃  

翠篠横侵鹤膝枝,江南篱落雪残时。
杨郎笔下烟岚集,留作晴窗觅句资。

题杨补之画梅作者简介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题杨补之画梅翻译及注释

《题杨补之画梅》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憧憬。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翠篠横侵鹤膝枝,
江南篱落雪残时。
杨郎笔下烟岚集,
留作晴窗觅句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面,梅花枝条被翠绿的竹叶横卧于鹤膝般的枝干上,江南篱落中的雪花已经残留在梅花之间。诗人以此为契机,赞美了画家杨补之的艺术创作,他的画笔下烟雾般的氛围聚集在一起,为晴朗的窗户提供了诗人寻找灵感的文学资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揭示了梅花的美丽和艺术的魅力。翠绿的竹叶横卧在鹤膝般的枝干之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娇媚。江南篱落的雪花已经消融,只剩下零星的残留,这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清雅和坚韧。诗人赞美杨补之的画作,他的笔触所创造的烟雾般的氛围,为诗人提供了寻找灵感和创作诗句的资源。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深邃而富有情感的意境。梅花作为冬天的花朵,象征着坚毅和不屈的精神。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娇媚和坚韧,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并将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他赞美了杨补之的画作,将烟雾般的氛围与晴朗的窗户相结合,以寻找诗句的灵感。整首诗词通过鲜明的意象描绘和巧妙的隐喻,将自然景物与艺术创作相融合,展示了诗人对美的独特感受和艺术的向往。

题杨补之画梅拼音读音参考

tí yáng bǔ zhī huà méi
题杨补之画梅

cuì xiǎo héng qīn hè xī zhī, jiāng nán lí luò xuě cán shí.
翠篠横侵鹤膝枝,江南篱落雪残时。
yáng láng bǐ xià yān lán jí, liú zuò qíng chuāng mì jù zī.
杨郎笔下烟岚集,留作晴窗觅句资。


相关内容11:

铁笛亭

十一月大雷雨

赠别邹君昆仲

访白鹤山祥云观

寄新喻丞章季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骤寒简明叔闻仲威数过之
    相逢日日讶冬暄,为此阴寒仅覆翻。破屋未愁茅尽卷,近林无奈鸟相喧。驰驱短景贪黄卷,咫尺梅花忆......
  • 俗有雪上加霜之谚今日之谓也二诗呈知县契丈
    叹我贫兼病,当渠雪上霜。忍饥无异术,炙背有奇方。重忆茅檐下,还嗟楚水傍。官曹竟疎阔,诗病得......
  • 再次韵呈审知
    秋风泠然动高竹,起并朝檐温体粟。忽惊剥啄意谁何,乃是和诗重拜辱。再三开阖手不置,不惟诗好字......
  • 呈程可久
    微风送落日,余霞杂停云。陟彼山之巅,谁识我与君。彭蠡咫尺见,匡庐毫发分。波澜似吴淞,冈巘殊......
  • 过黄狗步
    古步经黄狗,平沙隐白鸥。顺流翻逆浪,欲去若苛留。历历川原路,萧萧风雨秋。颓然怕看镜,白尽几......
  • 晨起闻杜鹃
    水声嘈杂蛙声小,客子披衣坐侵晓。平生嗜懒每贪眠,行李催人未渠了。不胜倦叹歌方苦,更听林间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