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10-05

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

唐代  贯休  

得力未得力,高吟夏又残。
二毛非自出,万事到诗难。
蝉见木叶落,雷将雨气寒。
何妨槌琢后,更献至公看。

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翻译及注释

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

得力未得力,高吟夏又残。
二毛非自出,万事到诗难。
蝉见木叶落,雷将雨气寒。
何妨槌琢后,更献至公看。

译文:
怀念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

得力未得力,高吟夏日已残。
二毛非自得,万事皆难以写成诗。
蝉听见叶落,雷声预示雨气变寒。
然而无妨,在琢磨之后,再次奉献给尊者欣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怀念薛尚书并呈给东阳王的诗。诗中抒发了作者在写作创作上遇到的困惑和苦闷,以及对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崇敬和追随。

诗的开头两句“得力未得力,高吟夏又残”,表达了作者在创作上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他感到尚未将自己的才华充分发挥出来,而夏日即将结束,时间也在不断流逝。

接下来的两句“二毛非自出,万事到诗难”,指的是写作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和努力。诗歌承载着种种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写作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之后的两句“蝉见木叶落,雷将雨气寒”,通过自然现象来揭示作者内心的感受。蝉在聆听树叶落地的声音后,意识到夏天即将结束;雷声预示着天气变冷,预示着时节的不同以及人生中的变迁。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时间的敏感和对无常的思考。

最后两句“何妨槌琢后,更献至公看”,表达了作者在写作上的毅力和对文人士大夫的敬仰。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值得坚持并继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以期更好地为尊者带来好的作品。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的创作过程中的坚持和对文学家的崇敬。诗中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也有对写作创作的苦闷与挣扎的揭示,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理念的尊崇和敬仰。

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拼音读音参考

huái xuē shàng shū jiān chéng dōng yáng wáng shǐ jūn
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

dé lì wèi dé lì, gāo yín xià yòu cán.
得力未得力,高吟夏又残。
èr máo fēi zì chū, wàn shì dào shī nán.
二毛非自出,万事到诗难。
chán jiàn mù yè luò, léi jiāng yǔ qì hán.
蝉见木叶落,雷将雨气寒。
hé fáng chuí zuó hòu, gèng xiàn zhì gōng kàn.
何妨槌琢后,更献至公看。


相关内容11:

归故林后寄二三知己

寄翰林陆学士

驾幸圣容院应制

送黄宾于赴举

送吴融员外赴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九月十五日夜宿郑尚书絪东亭,望月寄杜给事
    霜天晴夜宿东斋,松竹交阴惬素怀。迥出风尘心得地,可怜三五月当阶。清光满院恩情见,寒色临门笑......
  • 送叶蒙赴举
    年年屈复屈,惆怅曲江湄。自古身荣者,多非年少时。空囊投刺远,大雪入关迟。来岁还公道,平人不......
  • 经友生坟
    多君坟在此,令我过悲凉。可惜为人好,刚须被数将。白云从冢出,秋草为谁荒。不觉频回首,西风满......
  • 长持经僧
    唠唠长夜坐,唠唠早起。杉森森,不见长,人声续续如流水。摐金挣玉,吐宫咽徵。头低草木,手合神......
  • 淮上逢故人
    故园离乱后,十载始逢君。长恨南熏奏,寻常只自闻。荒窗秋见岳,赤地夜生云。莫叹谋身晚,中兴正......
  • 怀诸葛珏二首
    诸葛子作者,诗曾我细看。出山因觅孟,踏雪去寻韩。谬独哭不错,常流饮实难。知音知便了,归去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