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宣献宋公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宋祁
2025-07-18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宣献宋公

宋代  宋祁  

昔去劝明辟,俄归参大钧。
公孙未及相,诸葛已伤神。
名待天渊蔽,文争日月新。
英魂同玉树,不向土中春。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宣献宋公作者简介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宣献宋公翻译及注释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宣献宋公》是宋代文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日我曾劝告明君,不久却归参与朝政。公孙(指公孙策)未能担任重要职位,而诸葛(指诸葛亮)已经伤神消瘦。名声等待天地深渊来掩盖,文采争夺日月的新光。英勇的灵魂与玉树一样,不会在土地中凋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作者曾经劝告过明君,但很快就离开了朝廷,回到了平凡的生活中。他观察到公孙策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而诸葛亮则因为忧国忧民而疲惫不堪。作者认为名声和文采都是短暂的,最终会被时间深埋。然而,真正的英勇和灵魂却能够永存,就像玉树一样不会在土地中凋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作者认为名声和文采虽然重要,但它们都是短暂的,最终会被时间所淹没。相比之下,真正的英勇和灵魂才是永恒的,它们不会因为外在的变化而凋谢。这种对内在价值的追求和对功名利禄的超越,展示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慨,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宣献宋公拼音读音参考

qiǎn lì shì zhū gōng yíng shù huí yǒu gǎn xuān xiàn sòng gōng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宣献宋公

xī qù quàn míng pì, é guī cān dà jūn.
昔去劝明辟,俄归参大钧。
gōng sūn wèi jí xiāng, zhū gě yǐ shāng shén.
公孙未及相,诸葛已伤神。
míng dài tiān yuān bì, wén zhēng rì yuè xīn.
名待天渊蔽,文争日月新。
yīng hún tóng yù shù, bù xiàng tǔ zhōng chūn.
英魂同玉树,不向土中春。


相关内容11:

早夏集公会亭饯金华道卿内翰守澶渊得符字

和延州三咏·八览亭

偶成

筠亭

三月晦日送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吾腹如鸱夷,但满贮醇酒。外圆故不滞,中静一无有。纷纷千百辈,纳若一尘垢。下而至真源,保之故......
  • 秋晚溪上
    积水增波润,苍霞变露馀。断烟随鸟远,寒叶向人疏。萍老犹迎日,莲衰尚戏鱼。临川方病涉,谁借郑......
  • 宿直
    三重仙阁道家山,寓直由来恧素餐。漏近章沟先报暝,树连温省未知寒。兰釭静对朱花结,芒帙闲披白......
  • 晨起
    晓色淡朦胧,园林白露浓。寒丛蛩响畔,秋屋叶声中。更老心犹壮,虽贫尊不空。浮生仗天理,不拟哭......
  • 予昔游云台观谒希夷先生陈抟祠堂缅想其人今
    仙馆三峰下,年华百岁中。梦休孤蝶往,蜕在一蝉空。蕊笈微言秘,霄晨浩气通。丹遗舐后鼎,林遣御......
  •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少年初入路,见谓醒日少。春风牡丹市,走马帽檐倒。知音君伯仲,骐骥与腰褭。五年复相逢,但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