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减字木兰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孝祥
2025-10-05

减字木兰花

宋代  张孝祥  

木兰花  

阿谁曾见。
马上墙阴通半面。
玉立娉婷。
一点灵犀寄目成。
明朝重去。
人在横溪溪畔住。
乔木千章。
摇落霜风只断肠。

减字木兰花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减字木兰花翻译及注释

《减字木兰花·阿谁曾见》是宋代张孝祥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婉约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思念和离别之苦,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深沉而忧伤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阿谁曾见。
马上墙阴通半面。
玉立娉婷。
一点灵犀寄目成。
明朝重去。
人在横溪溪畔住。
乔木千章。
摇落霜风只断肠。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爱情的遗憾和离别的痛楚展开。诗人首先提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称之为"阿谁",暗示了这是一个与作者有着特殊感情的人。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墙阴中的一面微光,把这位令他心驰神往的人与自然景物相联系起来。"玉立娉婷"这一描写表达了这位人物的高贵和美丽。

然后,诗人以"一点灵犀寄目成"的方式表达了他们之间心灵的相通和默契。这种默契让他们心有灵犀,互相理解。然而,明天再次分离的命运使得作者不得不再次离去,留下他深情厚意的句子"明朝重去"。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离开后的心境。他仍然留在横溪溪畔,思念着那个他无法忘怀的人。乔木在秋风中摇曳,千千万万的树叶随风飘落,正如作者的心情一样凄凉和痛苦。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交融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思念和离别之苦。诗人的笔触婉约而细腻,情感真挚而深沉。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忧伤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痛苦的交织,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离别和爱情的思考。

减字木兰花拼音读音参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减字木兰花

ā shuí céng jiàn.
阿谁曾见。
mǎ shàng qiáng yīn tōng bàn miàn.
马上墙阴通半面。
yù lì pīng tíng.
玉立娉婷。
yì diǎn líng xī jì mù chéng.
一点灵犀寄目成。
míng cháo zhòng qù.
明朝重去。
rén zài héng xī xī pàn zhù.
人在横溪溪畔住。
qiáo mù qiān zhāng.
乔木千章。
yáo luò shuāng fēng zhǐ duàn cháng.
摇落霜风只断肠。


相关内容11:

回峰寺和浮屠坦然韵

菩萨蛮

西江月

玉楼春 京市舞女

怡颜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友人书怀
    此生无意入修门,精饱鸡豚短褐温。卜筑几椽临水屋,经营数亩傍山园。酒杯剩喜故人饮,书帙能遮老......
  • 凤池吟
    万丈巍台,碧罘罳外,衮衮野马游尘。旧文书几阁,昏朝醉暮,覆雨翻云。忽变清明,紫垣敕使下星辰......
  • 风入松
    一春不是不寻春。终是不忺人。好怀渐向中年减,对歌钟、浑没心情。短帽怕黏飞絮,轻衫压扑游尘。......
  • 菩萨蛮
    冥濛秋夕溥清露。玉绳耿耿银潢注。永夜滴铜壶。月华楼影孤。佳人纡绝唱。翠幕丛宵上。休劝玉东西......
  • 赠六安文殊亮老
    我从东蓼来,水竹遂幽讨。崎岖至於六,获见文殊老。文殊方外友,僧门素称宝。平生首肯处,可嗣布......
  • 和子厚弟冬至即事
    天容如鉴地无尘,阳气依稀动紫荆。日晷渐长端可爱,霜华增重不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