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竹枝图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唐寅
2025-09-08

竹枝图

明代  唐寅  

竹枝  

鸠雨初晴苦竹生,满江明月动秋声。
他年炼骨轻如叶,拟踏风梢散袖行。

竹枝图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竹枝图翻译及注释

《竹枝图》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对竹、雨、月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鸠雨初晴苦竹生,
满江明月动秋声。
他年炼骨轻如叶,
拟踏风梢散袖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雨过天晴之时的竹林为背景,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和描述江面上明亮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鸠雨初晴苦竹生”,用“鸠雨初晴”描述雨后天空逐渐放晴,竹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艰难。这里的“鸠雨”指的是小雨,这种细雨给人以静谧的感觉。诗人将竹子与雨水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竹子的坚韧和顽强生命力。

接着,第二句“满江明月动秋声”,通过描绘江面上明亮的月光和秋天的声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这里的“满江明月”形容江面上月光的倒影,给人以宁静和悠远的感觉。而“动秋声”则使整个景象更加生动,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最后两句“他年炼骨轻如叶,拟踏风梢散袖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愿。诗人希望在未来的岁月中,自己能够经历磨难,达到身心的轻盈,如同叶子般脆弱而轻巧。而“拟踏风梢散袖行”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希望在风中行走、自由自在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竹子的形象和月光的倒影,诗人传递了生命的坚韧和宁静的美感。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唐寅独特的感悟和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竹枝图拼音读音参考

zhú zhī tú
竹枝图

jiū yǔ chū qíng kǔ zhú shēng, mǎn jiāng míng yuè dòng qiū shēng.
鸠雨初晴苦竹生,满江明月动秋声。
tā nián liàn gǔ qīng rú yè, nǐ tà fēng shāo sàn xiù xíng.
他年炼骨轻如叶,拟踏风梢散袖行。


相关内容11:

听老京妓宜时秀歌慢曲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题倦绣图

版筑求贤图

题画(十八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秋风怀归图
    西风吹叶满庭寒,蘗子无言鼻自酸。心在九泉灯在壁,一襟清血泪栏杆。...
  • 感怀(十四首)
    骅骝日千里,亦在御者功。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韩彭{西乏}驾材,驱策遇沛公。增本渥洼儿,意......
  • 齐后图
    百二关河狼虎秦,连环难解献高臣。若非纤手抽刀斩,应笑山东后有人。...
  • 漫兴(十首)
    谢遣歌儿解臂鹰,半瓢诗稿一枝藤。难寻萱草酬知己,且摘莲花供圣僧。时事百年蜗角战,酒杯三月凤......
  • 月来高
    烟锁垂阳院,日长绣帘卷。人静莺聱细,花落垂门掩。薄幸不来,羞睹画梁燕。天涯咫尺,咫尺情人远......
  •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节当寒食半阴晴,花与蝣蜉共死生。白日急随流水去,青鞋空作踏莎行。收灯院落双栖燕,细雨楼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