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梁漕江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泳
2025-07-24

送梁漕江归

宋代  吴泳  

皎皎从来世不容,平平未足与言功。
介言西事何妨谪,洵著权书竟是忠。
只为边民忧自北,卷将吾道载而东。
分明自有天知己,趣檄和看骑火红。

送梁漕江归作者简介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送梁漕江归翻译及注释

《送梁漕江归》是宋代诗人吴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皎皎从来世不容,
平平未足与言功。
介言西事何妨谪,
洵著权书竟是忠。
只为边民忧自北,
卷将吾道载而东。
分明自有天知己,
趣檄和看骑火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送别梁漕江归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梁漕江的归途,表达了对梁漕江为国家忠诚尽职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未被世人所理解和肯定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梁漕江的赞美和送别之情。首句"皎皎从来世不容",表达了梁漕江的高尚品德和不被世俗所容纳的境遇。第二句"平平未足与言功",意味着梁漕江的功绩和才华无法被言语所描述。第三句"介言西事何妨谪",表示诗人认为梁漕江被贬谪并不妨碍他为国家尽忠的事实。接着的"洵著权书竟是忠",强调了梁漕江在贬谪之后仍然秉持忠诚的态度,不受外界诱惑。下文提到"只为边民忧自北",表达了梁漕江对北方边民的忧虑和关心,他将自己的理念和道路卷起,东行边境,为边民的安危奔波。最后两句"分明自有天知己,趣檄和看骑火红",表明梁漕江相信自己的忠诚行为将得到天地的认可和赞许,他骑着快马,火红的旗帜迅速传递檄文,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边民困境的关注。

整首诗词以简练、凝练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梁漕江的敬佩和对他在边境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赞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含蓄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称赞,同时也抒发了对忠臣被误解和边民困境的关切之情。

送梁漕江归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iáng cáo jiāng guī
送梁漕江归

jiǎo jiǎo cóng lái shì bù róng, píng píng wèi zú yǔ yán gōng.
皎皎从来世不容,平平未足与言功。
jiè yán xī shì hé fáng zhé, xún zhe quán shū jìng shì zhōng.
介言西事何妨谪,洵著权书竟是忠。
zhǐ wèi biān mín yōu zì běi, juǎn jiāng wú dào zài ér dōng.
只为边民忧自北,卷将吾道载而东。
fēn míng zì yǒu tiān zhī jǐ, qù xí hé kàn qí huǒ hóng.
分明自有天知己,趣檄和看骑火红。


相关内容11:

春寒病痞痛用古砭法以砖{上尉下火}之忽一夕

泊上虞驿来日行四首

雨中题柏氏壁二首

绝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郢州守风二首
    瓮盎轟豗恣击撞,佩环时亦奏铿锵。风涛欲静犹须怒,一付天吴自抑扬。...
  • 和张亨泉宴鹿鸣
    平生湖海独元龙,门作丹梯倚太空。还我蛾眉千顷月,借渠羊角一帆风。文随脚迹机难活,学到源头理......
  • 和杜枢密雪
    紫宸朝动鸡人唱,一片天光接绛河。花样绣鞯冲晓去,霙铺毬路带春多。边无疋马比宁地,土有遗蝗奈......
  • 即事
    老觉山林可避人,正须麋鹿与同群。郤嫌鸟语犹多事,强管阴晴报客闻。...
  • 示阿泰三首
    老稚悬知乐有馀,迎门先问小於菟。风烟满眼山环海,对酒还曾斲句无。...
  •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余。一为天下恸,不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