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挽吴宜徽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郑獬
2025-09-05

挽吴宜徽

宋代  郑獬  

平生负高节,至死寸心丹。
明主虽容进,孤臣岂易安。
神归嵩岳黑,人哭洛川寒。
不识平津面,临风亦涕汍。

挽吴宜徽翻译及注释

《挽吴宜徽》是宋代郑獬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抒发了诗人的忠诚与无奈之情,表达了他对忠臣吴宜徽的挽悼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平生负高节,
至死寸心丹。
明主虽容进,
孤臣岂易安。
神归嵩岳黑,
人哭洛川寒。
不识平津面,
临风亦涕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悼忠臣吴宜徽为主题,通过对忠臣忠诚奉献的描写,展现了忠臣的高尚品质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吴宜徽的赞扬和怀念之情。诗中提到吴宜徽负有高洁的节操,一生都将心血献给国家,对国事忠诚无比。他的忠诚之心如同丹药一般,至死不渝。

然而,尽管明主对他十分容忍,但孤臣却难以安享太平。这里表达了忠臣的无奈和在世俗政治中的困境。尽管忠臣的忠诚得到了明主的认可,但面对权力斗争和政治风云,他们往往难以置身事外。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吴宜徽去世后的景象。忠臣的灵魂归于嵩岳山的黑暗之中,象征着他的忠诚沉浸在黑暗中,无法得到世人的赏识和理解。而人们在洛川地区为他哀悼,寒冷的洛川响起了人们的哭泣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吴宜徽的不舍和悲痛之情。诗人说自己不熟悉平津的面容,意味着他与吴宜徽交往不深,但即使如此,他也在风中泪流满面,表达了自己对吴宜徽的深深怀念和对忠臣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忠臣吴宜徽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高洁品格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忠臣在世俗政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深情的笔触,展示了宋代士人对忠臣的崇敬和对政治现实的思考。

挽吴宜徽拼音读音参考

wǎn wú yí huī
挽吴宜徽

píng shēng fù gāo jié, zhì sǐ cùn xīn dān.
平生负高节,至死寸心丹。
míng zhǔ suī róng jìn, gū chén qǐ yì ān.
明主虽容进,孤臣岂易安。
shén guī sōng yuè hēi, rén kū luò chuān hán.
神归嵩岳黑,人哭洛川寒。
bù shí píng jīn miàn, lín fēng yì tì wán.
不识平津面,临风亦涕汍。


相关内容11:

次韵阳朔邱尉述怀

忆南中兄弟

客意

感秋六首

晋阳郡君挽词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留守安抚司徒侍中生辰三首
    凛凛威名远迩知,去年谈笑屈西陲。平时旌节临全魏,计日朝廷起一夔。狎赐彩衣今礼数,待还绣衮旧......
  • 独游
    马后独携一壶酒,林间更解紫纶巾。飞来白鹭即佳客,相对好花为美人。万事易忘唯剧醉,四时难判是......
  • 春尽二首
    禁御平明帐殿开,华芝初下未央来。人间彩凤仪韶曲,天上流霞满御杯。花近赭袍偏灿烂,鱼窥仙仗亦......
  • 赠李熊先辈二首
    崷崒闽人秀,夫君得最完。文章醇不杂,气质浑无刓。场屋闻新诏,乡闾正素冠。天应老贤业,头角壮......
  • 采凫茨
    朝携一筐出,暮携一筐归。十指欲流血,且急眼前饥。官仓岂无粟,粒粒藏珠玑。一粒不出仓,仓中群......
  • 水浅舟滞解闷十绝
    青天万里放醉眼,啼鸟一声伤客心。携手寻春春尽日,此时真直万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