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清富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协
2025-07-24

清富庵

宋代  曾协  

一衲缠身便有们,乱山深处卜幽居。
举头物物皆呈露,试问金多得似无。

清富庵作者简介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清富庵翻译及注释

《清富庵》是宋代诗人曾协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名为清富庵的地方,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财富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身穿着朴素的僧袍,寻找一处僻静的山林作为幽居之所。举目仰望,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展现出真实的本色。然而,当我试图问及金钱的丰富程度时,似乎并没有多少财富可得。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思考。以下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清富庵》表达了曾协追求简朴生活,远离纷扰的愿望。他选择了僻静的山林作为隐居之地,穿着朴素的僧袍,与尘世的繁华相隔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认为真正的富足不在于金钱的多寡,而是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

赏析:
《清富庵》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描述诗人身着朴素的僧袍,并选择了名为清富庵的地方作为居所,诗人表现了对繁华世界的超脱和超越。诗中的"乱山深处"和"幽居"暗示了诗人对于宁静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举目仰望,发现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呈现出真实的本相,没有被世俗的功利和欲望所掩盖。这种对真实的感悟与追求与现实相脱离的生活态度相契合。同时,诗人试图探问金钱的丰富程度,却发现财富似乎并不重要,表明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和对内心富足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短的语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思考,旨在呼唤人们回归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真实的本质。这种追求简朴和超脱的生活态度在宋代文人士人中并不罕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审美观念之一。

清富庵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fù ān
清富庵

yī nà chán shēn biàn yǒu men, luàn shān shēn chù bo yōu jū.
一衲缠身便有们,乱山深处卜幽居。
jǔ tóu wù wù jiē chéng lù, shì wèn jīn duō de shì wú.
举头物物皆呈露,试问金多得似无。


相关内容11:

大水寓武信二首

芜城

扇子诗

徐童子弹琴极聪慧诗勉其学

墨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眼看岩石千寻起,面对炉烟一缕轻。顿觉世缘无染著,个中消息有谁明。...
  • 同庞彦才晚酌於涵翠轩
    登临到处久徘徊,水色山光滚滚来。百顷烟村抱城郭,数峰云水拥楼台。千篇取足诗材剩,万轴横陈画......
  • 上平江徐侍郎十绝句
    不但宽平似有功,笔端重睹建安风。邦人竞劝金锺釂,愿儿君侯圣一中。...
  • 吊无为照老三首
    记得三溪溪上春,瘦筇容我夜敲门。一生几见此人物,十日九从师笑言。閒得得来非有意,冷湫湫去若......
  • 别金颜老
    笑傲丛林落托仙,閒心不缚十方禅。野狐岂是藏身处,水牯真成豁鼻穿。...
  • 感事
    缀缀复翘翘,金丝并玉条。酴醾与杨柳,结托上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