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23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宋代  李弥逊  

桃红半老杏红衰,乱委苍苔况是梅。
不恨狂风取花去,一樽寒食为谁开。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翻译及注释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桃红半老杏红衰,
乱委苍苔况是梅。
不恨狂风取花去,
一樽寒食为谁开。

译文:
桃花已经凋谢,杏花也渐渐衰败,
纷纷飘落在青苔之上,更何况是梅花。
并不怨恨狂风将花带走,
只是惋惜寒食时节,谁为它开启一樽酒呢?

诗意:
这首诗以春日书斋为背景,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主题。诗人通过描述桃花和杏花凋谢的景象,暗示了青春的逝去和年华的衰老。之后,他提到梅花,暗示梅花的坚韧和不畏寒冷的品质。诗人并不怨恨狂风将花带走,而是在惋惜寒食时节的孤寂和无人赏花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书斋中花朵的凋谢和衰败,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岁月易逝、光阴荏苒的主题。诗人通过桃花和杏花的凋谢,暗示人们青春不再,年华易逝。与此同时,他提到梅花,以其坚韧不拔的形象,对比出桃花和杏花的脆弱。诗人并不怨恨狂风将花带走,而是思考寒食时节无人赏花的孤寂。这种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青春和光阴的感慨,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无常和瞬息万变。在岁月的洗礼中,人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时刻,不畏风雨,坚守自己的信念。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rì shū zhāi ǒu chéng wǔ shǒu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táo hóng bàn lǎo xìng hóng shuāi, luàn wěi cāng tái kuàng shì méi.
桃红半老杏红衰,乱委苍苔况是梅。
bù hèn kuáng fēng qǔ huā qù, yī zūn hán shí wèi shuí kāi.
不恨狂风取花去,一樽寒食为谁开。


相关内容11:

留题鉴远楼三首

夏日与妙现老堂二公晚步江皋露坐月下夜分乃

次韵叶硕夫南归见贻二首

次韵粹之通判九日之作

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久雨二首
    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鴃声。...
  • 虞美人
    年年江上清秋节。盏面分霜月。不堪对月已伤离。那更梅花开後、海棠时。剑溪难驻仙游路。直上云霄......
  • 节使少师王公挽诗二首
    晚岁闽江上,来从竹下贤。肯为文字饮,时访祖师禅。念旧藏遗墨,忘形出近编。忍颂一卮酒,挥泪对......
  • 德甫知丞大夫惠诗见招次韵
    地胜官肖人更幽,公田政足辨糟丘。吏情厌问可不可,世事但从浮自浮。绿盖红妆供客笑,黄鸡白酒为......
  • 题赵德修所藏孙太古尹喜传道图
    大柏森森护盘石,老聃踞坐三人立。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应岂真实。曏者隐奥九九篇,才示指画意......
  • 席上信笔六首
    花神不管勒花风,开尽深红到浅红。未放游人偷眼看,已惊红雨乱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