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久雨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26

久雨二首

宋代  李弥逊  

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
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鴃声。

久雨二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久雨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久雨二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描绘了长时间的雨水不肯停歇的景象。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久雨二首》中文译文:
带雨的山云不肯明,
草泥封住了道路,无人行走。
竹林里本应有鸟儿飞翔,
然而已经十天没有听到鶗鴃鸟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以雨水连绵不止的景象为描绘对象,表达了作者对连绵阴雨的厌烦之情。他描述了山上的云雾笼罩,阻挡了阳光的照耀,使整个山谷显得阴沉暗淡。雨水不断,泥泞的土地封住了道路,使人无法通行。竹林本应是鸟儿飞翔的乐土,但由于连绵的雨水,已经有十天没有听到鶗鴃鸟的鸣叫声了,整个环境变得静寂而凄凉。

赏析:
《久雨二首》通过对雨水不停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连绵阴雨的不满和对自然环境的失落。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带雨的山云"、"草泥封住了道路"、"竹林纵有鸟飞路"等,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诗中的"鶗鴃声"则成为整首诗的重要象征,它代表着生机和活力,而在连绵的雨水中却消失了,强化了诗中的凄凉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也表达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美好的追求,也可从中寻找到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久雨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jiǔ yǔ èr shǒu
久雨二首

dài yǔ shān yún bù kěn míng, cǎo ní fēng jìng duàn rén xíng.
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
zhú lín zòng yǒu niǎo fēi lù, shí rì bù wén tí jué shēng.
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鴃声。


相关内容11: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敢游九曲而行因

留题鉴远楼三首

夏日与妙现老堂二公晚步江皋露坐月下夜分乃

次韵叶硕夫南归见贻二首

次韵粹之通判九日之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虞美人
    年年江上清秋节。盏面分霜月。不堪对月已伤离。那更梅花开後、海棠时。剑溪难驻仙游路。直上云霄......
  • 节使少师王公挽诗二首
    晚岁闽江上,来从竹下贤。肯为文字饮,时访祖师禅。念旧藏遗墨,忘形出近编。忍颂一卮酒,挥泪对......
  • 池亭待月二首
    轻雷不成雨,风砌旋搘床。山乱云行曲,楼高月路长。柴门非故国,戎马尚它乡。笳鼓悲清暝,关河思......
  • 春日书斋偶成五首
    桃红半老杏红衰,乱委苍苔况是梅。不恨狂风取花去,一樽寒食为谁开。...
  • 德甫知丞大夫惠诗见招次韵
    地胜官肖人更幽,公田政足辨糟丘。吏情厌问可不可,世事但从浮自浮。绿盖红妆供客笑,黄鸡白酒为......
  • 题赵德修所藏孙太古尹喜传道图
    大柏森森护盘石,老聃踞坐三人立。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应岂真实。曏者隐奥九九篇,才示指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