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伐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7

伐桑

宋代  梅尧臣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
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
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伐桑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伐桑翻译及注释

《伐桑》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
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
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伐桑的情景。在二月,养蚕的工作开始了,但伐桑的人们却因为饥饿而受到阻碍。他们的斧头已经受损,无法继续砍伐桑树,也无法供应足够的蚕食。然而,他们仍然努力给蚕继续提供食物,为了能够有饭吃,为了能够有衣穿。尽管月光透过破损的门窗照射进来,但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困境。

赏析:
《伐桑》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伐桑人的艰辛和坚持。诗中通过描述伐桑人的困境,传达了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努力工作的形象。他们的斧头已经损坏,但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地劳作,聊以维持一日的食物,宁愿穿着破衣服过活。诗中的月光是一种反差的象征,虽然它透过破损的门窗照射进来,但并不能解决伐桑人的困境,突显了他们艰苦生活的现实。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出伐桑人的坚韧和奋斗精神,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执着和不屈的意志。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贫困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辛勤劳作和不屈精神的赞美。它展示了宋代社会的现实,强调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努力和坚持,以及他们对于生存的渴望。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伐桑人的艰辛与月光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他们的困境和不易。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他们坚韧不拔的努力和对生活的渴望的赞美。它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情感上深沉而真挚,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伐桑拼音读音参考

fá sāng
伐桑

èr yuè qǐ cán shì, fá sāng rén zǔ jī.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
yǐ shāng chí fǔ quē, bù zuò fù xīn fēi.
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
liáo gěi zhōng cháo shí, níng yú zú suì yī.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
yuè guāng wú gé ài, zhí zhào pò jīng fēi.
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相关内容11:

泛舟城隅呈永叔

古相思

送秀州海盐知县李寺丞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二绝

非意篇呈表臣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来梦
    忽来梦我,于水之左,不语而坐。忽来梦余,于山之隅,不语而居。水果水乎,不见其逝。山果山乎,......
  • 董著作尝为参谋归话西事
    子说颇骁勇,筑城收汉疆。提兵无百骑,偷路执生羌。大将罪专辄,举军皆感伤。归来出万死,羸马亦......
  •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綌衣。清谈停玉麈,雅曲弄金徽。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
  • 秋风
    秋风不饶物,斗至声已恶。青林叶尚繁,虽好将恐落。人意诚爱惜,节候肯相若。白发无再玄,盛衰兹......
  • 秋雨篇
    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梅生不量仰天问,神官夜梦言语周。日月是天之两目,忽然生瞖无......
  •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一括苍石屏
    括苍黄石屏,树如浓墨写。根深称条叶,生意绝萧洒。或闻造物手,立异先真假。指是龟溲摹,能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