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泛舟城隅呈永叔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12

泛舟城隅呈永叔

宋代  梅尧臣  

藤竹绕城阴,烟梢拂濠水。
山禽时一鸣,楚客孤舟里。
孤舟穿绿荷,猎猎雨新过。
谁思暮江上,只尺采莲歌。

泛舟城隅呈永叔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泛舟城隅呈永叔翻译及注释

《泛舟城隅呈永叔》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藤竹绕城阴,
烟梢拂濠水。
山禽时一鸣,
楚客孤舟里。
孤舟穿绿荷,
猎猎雨新过。
谁思暮江上,
只尺采莲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泛舟城隅的景象。诗人看到藤条和竹林环绕城墙阴暗处,烟雾从城墙上方飘过,濠水被烟雾轻轻拂动。山中的禽鸟不时发出鸣叫声,而舟中的楚地游客孤独地坐在船里。孤舟穿过绿荷丛生的水域,雨水轻柔地从头顶落下。诗人思念着在暮色中在江面上划船采莲的人,只能吟唱着这首长约一尺的采莲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湖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唯美的氛围。诗中藤竹绕城,烟雾拂水,展现了城墙和水域的清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山禽时一鸣,点缀了整个场景,增加了一丝生动的气息。楚客孤舟里,表达了游客独自一人坐在船中的孤独感,与周围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孤舟穿绿荷,猎猎雨新过,通过描写船行经绿荷丛生的水域和雨水的轻柔,营造出了一种恬静、悠然的意境。最后两句“谁思暮江上,只尺采莲歌”,表达了诗人对在江面上划船采莲的人的思念之情,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远方,有一种别样的遐想和感叹。

整首诗情感细腻,描绘了水乡的宁静景色和游人的孤独心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梅尧臣独特的艺术风格。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舒缓,也可以在诗人的思念之情中产生共鸣,体味到生活中的深层次情感。

泛舟城隅呈永叔拼音读音参考

fàn zhōu chéng yú chéng yǒng shū
泛舟城隅呈永叔

téng zhú rào chéng yīn, yān shāo fú háo shuǐ.
藤竹绕城阴,烟梢拂濠水。
shān qín shí yī míng, chǔ kè gū zhōu lǐ.
山禽时一鸣,楚客孤舟里。
gū zhōu chuān lǜ hé, liè liè yǔ xīn guò.
孤舟穿绿荷,猎猎雨新过。
shuí sī mù jiāng shàng, zhǐ chǐ cǎi lián gē.
谁思暮江上,只尺采莲歌。


相关内容11:

送廖倚归衡山

见牧牛人隔江吹笛

表臣惠蜀笺偕玉砚池

送鲜于秘丞通判黔州

送广西提刑潘比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教授未著作还
    何以拟君子,云鸿肃羽仪。将过上林苑,先集孝王池。唼藻有余乐,渐磐方得时。野塘归莫晚,白水远......
  • 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二首
    送别西亭车马尘,天池回傍欲迷津。画船龙尾何时发,丹杏梢头漏泄春。...
  •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张君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公答七言夸笋笴,我无千里学骐驎。夜吟谢朓澄江练,露湿陶潜漉......
  • 古相思
    劈竹两分张,情知无合理。织作双纹筸,依然泪花紫。泪花虽复合,疑岫几千里。欲识舜娥悲,无穷似......
  • 送秀州海盐知县李寺丞
    吴帆千里去,邑屋富鱼盐。霜鹤亭皋唳,风乌海客占。沧凉朝日近,紫翠晚山尖。若过陆机宅,寒芜应......
  •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二绝
    当时开向杏花後,今日绽当梅萼前。不畏雪霜何太甚,繁英如火满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