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西湖留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7

西湖留别

唐代  白居易  

西湖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西湖留别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西湖留别翻译及注释

《西湖留别》

征途行色惨风烟,
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
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
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
就中难别是湖边。

中文译文:

征途上行走心中忧愁,
祖帐声音随着管弦咽喉。
美丽佳人不用留五匹马,
帝王的赏赐只让我住三年。
绿藤在阴凉处搭上歌舞席,
红藕花的中间停泊妓船。
每个地方都让我回头不舍,
然而最难舍别的是湖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白居易以唐代西湖之美为背景所作。诗人借用征途之苦以抒发别离之情,展现出西湖的美景和令人难舍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征途之中的悲苦和离别的凄凉。征途中的风烟蔽日,战争的烽火使人心绪烦云。祖帐的离去,乐声消失,使人心头一片寂然。

接着,诗人用“翠黛”来指代美丽佳人,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眷恋之情。然而,即使是美丽佳人也不需要留下五匹马,因为皇帝的宠爱只让他住在那里三年。这里展示了宫廷生活的悲凉和离别的苦涩。

下面的两句将诗人的情感转移到了西湖的美景上。绿藤阴凉处摆上歌舞之席,红藕花中停泊着妓船,展示了西湖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难舍别离之情。无论身处何地,都让他想回头不舍,然而最难别离的却是湖边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征途中的离别,以及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美好时光的眷恋之情,以及别离的痛苦。诗中婉约而深情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西湖留别拼音读音参考

xī hú liú bié
西湖留别

zhēng tú xíng sè cǎn fēng yān, zǔ zhàng lí shēng yàn guǎn xián.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cuì dài bù xū liú wǔ mǎ,
翠黛不须留五马,
huáng ēn zhǐ xǔ zhù sān nián.
皇恩只许住三年。
lǜ téng yīn xià pù gē xí, hóng ǒu huā zhōng pō jì chuán.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chǔ chù huí tóu jǐn kān liàn, jiù zhōng nán bié shì hú biān.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相关内容11:

无题

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读《巫山一段云

瑞鹤仙

忆秦娥

谒金门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苏幕遮
    碧桃花,春婉娩。未断尘缘,暂别瑶池宴。谪限迢迢应未满。乘月骖鸾。曾有深深愿。帝城赊,凤楼远......
  • 浪淘沙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
  • 青衫湿遍·悼亡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
  • 荷叶杯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小娘停棹濯纤指,水底,见花红。...
  • 折杨柳歌辞五首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
  • 菩萨蛮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