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雨中花令(夏词)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观
2025-09-08

雨中花令(夏词)

宋代  王观  

劝勉  读书  

百尺清泉声陆续。
映潇洒、碧梧翠竹。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
试展鲛绡看画轴。
见一片、潇湘凝绿。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

雨中花令(夏词)作者简介

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  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  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雨中花令(夏词)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雨中花令(夏词)》是宋代诗人王观所作。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雨水滂沱中,百尺高的清泉声音源源不断地响起。清澈的泉水映照着潇洒自在的碧梧翠竹。面前是一个千步长廊,廊上挂着一层又一层的帘幕,而我则躺在小枕上,感受寒冷的玉枕头。我试着展开一幅鲛绡,欣赏其中的画轴。画中出现了一片潇湘的绿色景色。我等待着玉漏穿花,银河从天降落,月亮爬上栏杆,奏起了曲调。

诗意:
《雨中花令(夏词)》描绘了一个雨天的夏日景色。诗人通过描写清泉声、竹林和廊道的景象,以及描述自己欣赏画轴和等待夜晚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欣赏之情。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意境,展现了夏日雨中的宁静和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雨天夏日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情境,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百尺清泉声、碧梧翠竹、帘幕、画轴等,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感官的刺激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清凉的雨水和夏日的美丽。

诗中的“鲛绡”和“潇湘”是两个意象,代表了高雅的文化和艺术之美。诗人展开鲛绡来看画轴,意味着诗人欣赏绘画艺术,寻求艺术上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画轴中的潇湘凝绿,则是描绘了一片美丽的山水景色,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

整首诗以雨水和夏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赞美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清新宁静的雨中景色,以及诗人对艺术和美的热爱和追求。

雨中花令(夏词)拼音读音参考

yǔ zhōng huā lìng xià cí
雨中花令(夏词)

bǎi chǐ qīng quán shēng lù xù.
百尺清泉声陆续。
yìng xiāo sǎ bì wú cuì zhú.
映潇洒、碧梧翠竹。
miàn qiān bù huí láng, chóng chóng lián mù, xiǎo zhěn yī hán yù.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
shì zhǎn jiāo xiāo kàn huà zhóu.
试展鲛绡看画轴。
jiàn yī piàn xiāo xiāng níng lǜ.
见一片、潇湘凝绿。
dài yù lòu chuān huā, yín hé chuí dì, yuè shàng lán gàn qū.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


相关内容11:

豆叶黄

枫桥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司直巡官无诸移到玫瑰花

郊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一作刘长卿诗)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纷纷花发门空闭,寂寂莺啼日......
  • 望亭驿酬别周判官
    何事出长洲,连宵饮不休。醒应难作别,欢渐少于愁。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何言五十里,已不属......
  •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
    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独叹湘江水,朝宗向......
  • 蝶恋花
    金翦刀头芳意动。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晴雪半消花{髟蒙}{髟恖}。晓妆呵尽香酥冻。十二楼中双翠......
  •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绕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
  • 卜算子(饮酒败德)
    盗跖傥名丘,孔子还名跖。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千古光阴一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