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一作刘长卿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嘉祐
2025-09-05

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  李嘉祐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
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
纷纷花发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一作刘长卿诗)作者简介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一作刘长卿诗)翻译及注释

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一作刘长卿诗)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
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
纷纷花发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译文:
在南中的东郭田地旁,春天的湖泊边,种着庄稼,
这里的万物都无声无息,我只拿着钓丝垂钓。
我放开绿竹侵入小径,青山常常对着卷帘的时候。
门前的花朵一个接一个地开放,而门却紧闭,
只有寂静中黄莺的啼鸣声越来越晚。
从此与你别离千万里,回忆起美好的过去,
像白云流水一样,缓缓流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嘉祐为了表达离别的心情而写的。诗中描绘了一个种田的场景,作者在东郭的田地旁边,静静地垂钓。他用寂静和静态的景象,而不是动态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此时的绿竹越过小径,青山正对着掀起的帘子。这种象征着诗人心情的环境描述,辅助了他的主题。

诗人在描写周围环境时,提到花朵纷纷绽放,却没有人来欣赏。门却紧闭,像在形容他与朋友的别离一样。而黄莺的啼鸣声越来越晚,也可以理解为作者与朋友的交往时间越来越少,感情渐行渐远。

最后两句“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离别之情。他们将分隔千万里,只能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白云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强调了人事易变,难以把握的主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离别之情。用静态的景象和温和的语言写离别的哀愁,给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感觉。

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一作刘长卿诗)拼音读音参考

fù nán zhōng liú bié chǔ qī shào fǔ hú shàng lín tíng yī zuò liú zhǎng qīng shī
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一作刘长卿诗)

zhòng tián dōng guō bàng chūn bēi, wàn shì wú qíng bǎ diào sī.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
lǜ zhú fàng qīn xíng jìng lǐ,
绿竹放侵行径里,
qīng shān cháng duì juàn lián shí.
青山常对卷帘时。
fēn fēn huā fā mén kōng bì, jì jì yīng tí rì gèng chí.
纷纷花发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cóng cǐ bié jūn qiān wàn lǐ, bái yún liú shuǐ yì jiā qī.
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相关内容11:

临江仙引

豆叶黄

枫桥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司直巡官无诸移到玫瑰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望亭驿酬别周判官
    何事出长洲,连宵饮不休。醒应难作别,欢渐少于愁。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何言五十里,已不属......
  •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
    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独叹湘江水,朝宗向......
  • 九月十日即事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
  • 雨中花令(夏词)
    百尺清泉声陆续。映潇洒、碧梧翠竹。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试展鲛绡看画轴。见一片......
  • 蝶恋花
    金翦刀头芳意动。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晴雪半消花{髟蒙}{髟恖}。晓妆呵尽香酥冻。十二楼中双翠......
  •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绕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