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千秋岭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赵嘏
2025-07-28

千秋岭下

唐代  赵嘏  

思乡  

知有岩前万树桃,未逢摇落思空劳。
年年盛发无人见,三十六溪春水高。

千秋岭下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千秋岭下翻译及注释

《千秋岭下》是唐代赵嘏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岭下的一片桃花景色。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秋岭下,万树桃花开放盛美,但却无人欣赏到它们的美丽,桃花静静地继续盛开而不受人关注。每年都是如此,这些桃花无人赏识,而岭下的三十六溪的春水如此清澈高亢。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桃花与春水相对照,抒发了自然界美丽的一面和无人关注的一面。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片美丽而荒凉的景象,岭下的桃花绚烂盛开却无人欣赏,让人感到一种落寞和无奈。桃花象征美丽和繁荣,而诗人的描述中却强调了桃花的孤独与被遗忘。与此同时,诗人通过描绘三十六溪的春水清澈高亢,进一步突出了桃花的荒凉景象。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追求与珍惜,以及对被忽略的美的思考。

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快,用字清新自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情的点题,抒写了这片荒凉美丽的景象,展示了唐代山水诗的风采。通过对岭下桃花和三十六溪春水的对比,诗人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呼应了人们对于真正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寻觅,并表达出对美的珍惜和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思考,呈现出一种淡雅而内敛的情感。同时,此诗以形象生动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揭示了诗人对社会冷漠和人们忽略美好事物的关注,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思考。整首诗词既表达了对美丽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思索,使得作品更具意蕴和情感共鸣。

千秋岭下拼音读音参考

qiān qiū lǐng xià
千秋岭下

zhī yǒu yán qián wàn shù táo, wèi féng yáo luò sī kōng láo.
知有岩前万树桃,未逢摇落思空劳。
nián nián shèng fā wú rén jiàn, sān shí liù xī chūn shuǐ gāo.
年年盛发无人见,三十六溪春水高。


相关内容11:

秋日吴中观贡藕

赠杨先辈(一作送杨之梁先辈)

题甘露寺

听蜀道士琴歌

题赠宣州亢拾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李从贵
    白马嘶风何处还,鞭梢拂地看南山。珠帘卷尽不回首,春色欲阑休闭关。花外鸟归残雨暮,竹边人语夕......
  • 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
    无地无媒只一身,归来空拂满床尘。尊前尽日谁相对,唯有南山似故人。玄发侵愁忽似翁,暖尘寒袖共......
  • 谪后再书一绝
    崆峒道士误烧丹,赤鼠黄牙几许难。坠堕阎浮南斗下,不知何事犯星官。...
  • 山友赠藓花冠
    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此身闲未得,终日戴应难。好就松阴挂,宜当枕石看。会须寻道士,簪去绕......
  • 赠禅僧
    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开禅山木长,浣衲海沙秋。振锡摇汀月,持瓶接瀑流。赤城何日上,鄙愿从......
  • 寄远
    坐想亲爱远,行嗟天地阔。积疹甘毁颜,沈忧更销骨。迢迢游子心,望望归云没。乔木非故里,高楼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