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闲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7

闲坐

唐代  白居易  

暖拥红炉火,闲搔白发头。
百年慵里过,万事醉中休。
有室同摩诘,无儿比邓攸。
莫论身在日,身后亦无忧。

闲坐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闲坐翻译及注释

《闲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暖拥红炉火,闲搔白发头。
百年慵里过,万事醉中休。
有室同摩诘,无儿比邓攸。
莫论身在日,身后亦无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坐的场景。诗人坐在一个温暖的房间,身边燃烧着红色的炉火,他悠闲地搔着自己的白发。白居易通过这幅画面,表达了对宁静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闲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满足。诗中的"暖拥红炉火"和"闲搔白发头"表现了诗人舒适的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境。他用"百年慵里过,万事醉中休"来形容自己在这种闲适状态中度过了一生,即使面对万事纷扰,他也能够醉心于此,放下烦恼。接下来的两句"有室同摩诘,无儿比邓攸",暗示了诗人与佛教中的两位睿智人物的对比。摩诘和邓攸都是佛教传说中的人物,他们都能超越尘世的烦恼,心境自在。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摆脱世俗的纷扰,忘却人世间的烦恼。最后一句"莫论身在日,身后亦无忧"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态,无论是活在当下还是走向死亡,他都能够无忧无虑。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宁静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之情。通过描述一个闲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舒适、自由的生活态度,并展现了对于内心平静、无忧无虑状态的追求。同时,通过摩诘和邓攸的对比,强调了超脱世俗的重要性,诗人希望能够在纷扰的世事中保持心灵的宁静。整首诗词意境优美,行文简练,给人以宁静轻松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人生追求和内心平静的思考。

闲坐拼音读音参考

xián zuò
闲坐

nuǎn yōng hóng lú huǒ, xián sāo bái fà tóu.
暖拥红炉火,闲搔白发头。
bǎi nián yōng lǐ guò, wàn shì zuì zhōng xiū.
百年慵里过,万事醉中休。
yǒu shì tóng mó jí, wú ér bǐ dèng yōu.
有室同摩诘,无儿比邓攸。
mò lùn shēn zài rì, shēn hòu yì wú yōu.
莫论身在日,身后亦无忧。


相关内容11:

好听琴

偶题

苦热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卢弘本浙东觐省
    东望故山高,秋归值小舠.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好去宁鸡口,加餐及蟹螯。知君思无倦,为我续离......
  • 无题
    乔木挂斗邑,水驿坏门开。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来。晚年名利迹,宁免路岐哀。前计不能息,若为玄......
  • 曲江池上
    殷勤春在曲江头,全藉群仙占胜游。何必三山待鸾鹤,年年此地是瀛洲。...
  • 中秋夜杭州玩月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
  • 冬词
    锦绣堆中卧初起,芙蓉面上粉犹残。台前也欲梳云髻,只怕盘龙手捻难。...
  • 并州路(一作杨达诗,题云塞下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