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秋山和尚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庚
2025-09-07

寄秋山和尚

宋代  黄庚  

几夜孤吟忆贯休,疏钟敲月动诗愁。
何人来入匡庐社,分我山中一半秋。

寄秋山和尚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寄秋山和尚翻译及注释

《寄秋山和尚》是宋代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几夜独自吟咏,回忆起贯休的情景。
孤寂的钟声敲打着月亮,唤起了我的诗意忧愁。
有谁来到匡庐寺庙中,与我共享山中的一半秋天。

诗意:
《寄秋山和尚》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黄庚在秋天的孤寂和诗意的思考。诗人在夜晚独自吟咏,回忆起与贯休的往事,心中感到寂寞。在这个时候,疏远的寺庙钟声敲打着月亮,引发了诗人深深的忧愁和思索。诗人希望有人能来到匡庐寺庙与他分享山中的秋意,共同体味秋天的美好与寂寞。

赏析:
《寄秋山和尚》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寺庙钟声与秋天的意象,展现了深邃的诗意。诗人以几夜独吟来引发读者对他内心感受的共鸣,表达了他对贯休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疏钟敲月,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孤寂感。而诗人期待有人能与他一同分享秋天的美好,也表达了对情感交流和心灵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意象为背景,通过表达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展现了对孤独与渴望的体验。黄庚通过简洁而深远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他内心的世界,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忧愁与美好。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寄秋山和尚拼音读音参考

jì qiū shān hé shàng
寄秋山和尚

jǐ yè gū yín yì guàn xiū, shū zhōng qiāo yuè dòng shī chóu.
几夜孤吟忆贯休,疏钟敲月动诗愁。
hé rén lái rù kuāng lú shè, fēn wǒ shān zhōng yī bàn qiū.
何人来入匡庐社,分我山中一半秋。


相关内容11:

暮春

挽卫山斋

寄别方兰室

枕易

梅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绿珠
    娉婷名家姝,荣显晋朝使。斛珠不论货,得奋巾栉侍。一笑金谷春,粉黛皆斂避。岂知步障中,乃复为......
  • 次韵宇文德蒙春日道中二首
    马上花明眼,宁知道路遐。山横千百岭,人住两三家。绿皱吹春水,红舒抹晓霞。个中佳趣在,何事苦......
  • 清明
    清明时节已春深,白发萧疏忽满簪,萍梗一生孤客恨,松楸千里故乡心。浸花窗下分红影,插柳檐前借......
  • 王修竹馆舍即事
    池馆翠深处,宽间称客居。未仙犹阆苑,不梦亦华胥。竹净堪居鹤,荷香欲醉鱼。心清无个事,长日一......
  • 金润玉隐废寺间居
    梵刹当年聚众僧,丛林深处著禅扃。金沙布地阶无土,玉轴堆函藏有经。云树千寻张翠盖,烟萝一片殿......
  • 闺情效香奁体
    黛眉愁裹敛双蛾,别久无书事奈何。欲待怨他还又忆,怨时较少忆时多。...